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观澜 > 史鉴 >正文

“缿筩之行,政之助也”

来源:《党风》杂志     日期:2021-10-12 14:56:32    

  8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全国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强调,在接下来为期3个月左右的第二批教育整顿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通过全国“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线索举报平台”等获取问题线索,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政法干警违纪和职务违法犯罪的主力军作用。设立“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线索举报平台”,是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的要求。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上至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下到各地均设有对口举报平台,以倒查政法干警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举报,即检举报告。典籍中所载,我们历史上很早就有这一做法。

  《汉书·赵广汉传》载,赵广汉在颍川做官,“教吏为缿筩(读音:xiàng tǒng,亦称‘缿筒’)”。这个“缿筩”,三国孟康注曰,筩乃竹制,“如今官受密事筩也”。唐朝颜师古注曰“缿,若今之盛钱臧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或缿或筩,皆为此制,而用受书,令投于其中也。”显然,这是当时接受举报文书的器具,今天举报箱的前身。赵广汉收到举报之后,使了离间计,“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奸党散落,风俗大改”。并且,这一招屡试不爽,“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壹切治理,威名流闻”。刘禹锡非常认同这种做法,以为“缿筩之机或行,则奸不敢欺”,上升到了“此政之助也”的高度。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载,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这个“匦”,质地为铜,可谓升级版的举报箱,鱼保宗的主意,是他“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封演《封氏闻见记》对匦有具体的描述:“匦之制,为方函,四面各以方色。”东南西北,不仅四面的颜色不同,名称和功能也不同,“东曰延恩匦,怀材抱器,希于闻达者投之。南曰招谏匦,匡政补过,裨于政理者投之。西曰申冤匦,怀冤受屈,无辜受刑者投之。北曰通玄匦,进献赋颂,涉于玄象者投之”。这样看起来,匦大抵就像今天的邮筒,不过是方的,且四面各有开口而已,凡事都可以反映。申冤匦,当与举报相关。为了管理,朝廷“置匦使一人,判官一人,谏议大夫或拾遗补阙充其使”。《资治通鉴》载,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武则天“禁天下屠杀及捕鱼虾”,而右拾遗张德因为生了个儿子,“私杀羊会同僚”,被杜肃揣着席上的肉饼作证据,把他给举报了。武则天面告张德:“朕禁屠宰,吉凶不预。然卿自今召客,亦须择人。”结果,“肃大惭,举朝欲唾其面”。至于武则天为什么要公开出卖举报人,则属于另一个话题了。

  唐穆宗时也有一次举报:宰相段文昌举报礼部侍郎钱徽,说钱徽把关录取的十四名进士,“皆子弟艺薄,不当在选中”者。随后重试的结果表明,段文昌所言不虚,钱徽有做手脚的嫌疑。杨汝士、李宗闵与他的关系不错,杨的弟弟、李的女婿都在榜上,很可能与此相关。但段某人的举报动机实非基于对腐败的义愤,而是他自己行贿的目的没有达到。他事先也是向钱徽递了条子的,受故刑部侍郎杨凭的儿子杨浑之所托。杨浑之知道段文昌喜欢书画,就“尽以家藏”献之。杨凭兄弟以文学知名,家多书画,“皆世所宝”。段文昌乐得消受这份大礼,在他看来,以自己的身份地位,事情没有理由办不成。他先到钱徽的府上当面说情,“继以私书保荐”,然而放榜结果,钱徽居然没有给他面子。段文昌虽然有气急败坏的成分,毕竟也在客观上揭开了腐败的一角。

  前两年,为了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发布纪检监察工作动态之余,还专门开设了党风政风监督举报平台。这就表明,举报在今天,仍然不失为“政之助也”的一种手段。(田东江)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10233762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