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不久前,我们组到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巡察。巡察过程中,一名领导干部在谈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时漫不经心地谈道“还存在偶尔接受企业吃请的现象”。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持之以恒纠“四风”的当下,他是随意说说还是确有其事?
带着疑问,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们有意识地进行了侧面了解,但并不顺利。后来,讲这个问题的领导干部竟也一口否认了。
是就此放弃还是继续寻找突破口?大家讨论分析认为,不能放过这个可疑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谈话,通过调整谈话对象,我们终于在这轮谈话中了解到一些信息,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我马上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作了汇报。领导高度重视,决定临时抽调2名具有审查调查工作经验的纪检监察干部进组,帮助核实该问题线索。
“组长,税务局没有调到发票,可能当天宴请的企业没有开发票。”在第一步调取发票未果后,好像没有了眉目。在缺乏书证的情况下,是否要对该同志进行谈话呢?经过大家的研究分析,我们觉得尽管有一定风险,但可以直接谈话。为体现谈话的严肃性,我们把谈话地点放在了市纪委监委信访谈话室。
“喂,王队长吗?您好,这里是第二巡察组,请您现在到我们这里来一趟,相关问题想跟您核实一下。”在未事先通知被巡察单位的情况下,我们直接打电话约谈了涉事人员。
讲明事由后,王队长显得有些意外。起初,他对于接受宴请的事遮遮掩掩,并不肯承认。但当我们把党纪条规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讲给他听时,他犹豫了。
“大概2018年年底的时候,我是接受了这个老板的邀请,吃了一顿便饭,但在哪里吃的,还有哪些人员参与,我一时半会儿真记不清了。”他终于松口了,但对于吃饭的一些具体细节他还是有所保留。
但峰回路转,在对其他两名重点对象的谈话中,我们很快掌握了宴请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事情的经过逐渐浮出了水面。
于是,我们找到了提供宴请的老板。但该老板对巡察组很戒备,始终不承认有宴请这回事,谈话从下午5点开始到7点多没有任何进展。
就在和企业老板僵持不下时,一个电话打破了平衡。电话的那头,第一个谈话对象王队长向巡察组承认了错误,交代了自己接受宴请的来龙去脉,他所说的事实与其他参与宴请的两名党员干部所述完全一致。
“希望你在这个问题上有正确认识。”当我们把板上钉钉的事实说给老板听后,他最终将事情和盘托出:“当时,我是为了感谢他们在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时给我指出了存在的安全方面问题,指导我们进行了整改,所以就请他们吃了这餐饭。”
这次线索核实,是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力量提前介入巡察的成果。任务完成后,我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线索核实情况,经集体研判后将该问题线索正式移交平湖市纪委监委。
从一句话到一条问题线索,其间有认真监督、发现问题;有山重水复、艰难求证;有团队协作、抽丝剥茧;有柳暗花明、水落石出。巡察过程中,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可以帮助我们积尺寸之功,累巡察之效。
(彭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