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从武警战士到检察官,从检察官到纪检监察员,岳海斌在纪律审查一线工作了20年。他对待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在业务上的精湛、在办案中的铁面无私,为他赢得了“拼命三郎”的赞誉。
2014年,在审查青海省能源局原局长于某某的问题线索时,于某某拒不交代自己的问题,工作人员一提问,他就低着头双手不停地搓裤子,一条牛仔裤竟被他给搓破了,但案情却没有丝毫进展。对此,岳海斌带领专案组加强分析研究,决定从调查外围证据上寻求突破。在发现于某某已将赃款赃物转移后,他带领专案组将调查重点转移到于某某的亲朋好友身上。随着排查的深入,于某某一位开餐厅的朋友进入了重点调查范围,最终,于某某藏匿的200多万元赃款赃物浮出了水面。随后,专案组又将目光放在了于某某的房产上。岳海斌带领专案组人员奔赴陕西、成都多地查证,很快就查实了于某某在省内外有7套房产的证据。当一沓厚厚的案卷摆在于某某面前时,他不停搓裤子的双手终于停了下来。最终,该案以“零口供”顺利移送司法机关。
岳海斌在工作上的拼命是出了名的。为了查案,他经常千里奔波。7月的成都,好似蒸笼,岳海斌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8月的三伏天,他一月往返兰州6次,带着馍馍干粮与同志们一起在看守所做笔录;寒冬腊月,他忍受着青海高海拔的严寒和低压,深入多个州县调取证据,丝毫没有退却……
千里奔波的同时,岳海斌注重办案的时效,按照“短平快,抓紧查办”的工作要求,有效地缩短审查周期。
2015年的一天,下午6点,岳海斌和同事从西宁出发去黄南藏族自治州;晚上8点到达黄南,匆匆吃过晚饭后,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安排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2点;第二天,3000多页的证据材料就摆在了案头。对于这样的工作效率,岳海斌的同事至今仍津津乐道。
在岳海斌看来,注重办案时效是担当的一种表现。在办理省政府办公厅行政处某处长有关问题线索时,他仅用7天就查清了21个问题线索;在办理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相关人员违纪案时,仅用2天就完成问题线索受理、初核、立案、移送审理等工作……
岳海斌说,纪律是严肃的,但纪检监察工作是“温暖”的,一切要从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出发。在调查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李某某收受房产的问题时,岳海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提出了“疑似从无”的处理建议并被组织采纳。李某某表示:“今后我将以实际行动报答组织。”此类案例的处理既实现了警示、教育的目的,又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8年,岳海斌由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调任第一监督检查室主任。新的岗位上,他继续探索创新、狠抓队伍建设,用自己的担当彰显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其所在室的工作再次得到组织肯定,2018年度被青海省纪委监委评为“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