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评论 > 正文

静子:狠刹违规兴建 楼堂馆所歪风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21-10-29 08:47:07
【打印】

  投入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22.77亿元全部为财政资金、“西北第一高塔”宁夏丝路明珠塔项目被注入3亿元财政资金、财政局安排土地出让金5.62亿元用于贵州省遵义市会议中心项目……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对部分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进行了公开通报,一些地方展示出的作风问题触目惊心。

  从“楼堂馆所项目的建设必须贯彻厉行节约和经济实用原则”,到“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再到公开通报违规兴建楼堂馆所典型案例……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重要内容。多起案例被通报,说明个别地方党政机关在落实有关决策部署方面不到位,暴露了诸多突出问题,必须被严肃对待。

  其一,相关地区部门和单位有关人员存在认识误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些地方顺势放松了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跟风上马各类“面子工程”。须知,勤俭无小事,我们的财力是增加了,但决不能大手大脚糟蹋浪费。细看被国务院公开通报的多个地区,它们均属债务沉重地区,财政资金入不敷出。当地政府与其拿着有限的资金修建豪华楼堂馆所,不如抓紧筑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防线。

  其二,违规行为损害党政形象,影响干群关系。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反观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财政资金被大量浪费,触目惊心。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党政机关追求的目标,当豪华奢靡代替勤俭节约、贪图享乐代替艰苦奋斗,良好的党政形象何以维护?干群“鱼水情”又该如何长久保持?

  有必要追问,包括审批程序在内的系列监管防线是如何失灵的?从行政规范性的角度讲,财政资金的使用、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等事项均须遵循特定的流程与严格的纪律。既然如此,缘何多地仍频繁发生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是监督体系不健全还是工作人员不敢管、不想管?这些问题都应该被认真解答。

  针对此次公开的典型案例,国务院明确表示要“严肃查处、问责到人”。面对如此雷厉风行之势,各地区不妨提前对照自查自纠,切实将“严控楼堂馆所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