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观澜 > 论坛 >正文

甩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包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日期:2024-02-29 08:15:18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强调要深刻认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抓紧抓实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连续6年专门部署推动的重要工作,今年开年即召开会议提出要求,并分两次公开通报6起典型问题,彰显了整治形式主义持续发力、为基层减负动真碰硬的坚定决心。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堡垒”。“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重复杂,但现实中给基层干部带来“不能承受之重”的,往往不是真正的职能工作,而是空耗精力的文山会海、名目繁杂的检查考核、流于表面的痕迹管理,这些“虚活”的本质都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大量时间、耗费颇多精力,不仅会消减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使其难以腾出手来解决群众诉求,最终损害的还是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将整治形式主义与为基层减负相结合,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中央层面专项工作机制,确定“基层减负年”,一系列部署举措破形式主义之弊、减基层负担之重,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过去令基层干部束手束脚的形式主义问题明显改观,使其有更多心思抓落实、谋发展。

  同时应当看到,形式主义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就像“牛皮癣”,禁而未绝,或者改头换面。有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顾客观实际蛮干硬干,盲目举债上马项目,基层干部倾注心血的“民心”工程,最后成了建也没钱建、拆也不能拆的“闹心”工程;有的调查研究浮于表面、只调不研,风风火火地来、热热闹闹地看,把“身入”当“深入”,之后却了无下文,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让基层干部“空忙”一场;有的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甚至层层加码,市里实行“每月一暗访一通报、一季度一考评”,县里就“每日一通报、每周一排序、每半月一评比、每月一奖惩”,令基层干部应接不暇;有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仍较突出,微信工作群要求按时回复,政务APP使用与考核挂钩,网络评选摊派任务,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在各类应用软件上打卡留痕,积分排名靠后的还要被通报约谈,深感“压力山大”。

  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源头往往在上级机关和部门。分析其中原因,最根本的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看上不看下”、重显绩不重潜绩,只想在领导面前“求关注”,而不是多为群众谋福祉。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实,很少下沉一线去,对基层情况不掌握,做决策脱离实际,缺乏人性化考量,上面拍脑袋、下面跑断腿。领导干部能力不足,也是给基层干部背上沉重“包袱”的原因。有的除了填表造册、检查考核不知该如何推动工作,离了开会、发文脑子就一片空白,只好用“形式忙碌”掩盖本领恐慌,在变换花样的折腾中打转。这些顽瘴痼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根治,而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面对新征程上艰巨繁重的任务,更需要通过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把基层干部从桎梏中解脱出来,更好激发他们的干劲和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持续让基层减负增效,必须将整治形式主义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来抓。要保持严的基调,突出问题导向,既着力根治老毛病,也时刻关注新情况,对形式主义问题露头就打,常态化通报曝光典型案例,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要坚持上下联动,督促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起,经常性深入基层听真话、察实情,对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主动查摆、带头整改,用好以下看上“直通车”机制,上下贯通一体纠治。要注重源头治理,找准党性觉悟上的深层原因,坚决纠正政绩观异化、权力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不断健全防治形式主义长效机制,让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李靔)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10233762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