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近年来,省纪委监委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驻厅纪检监察组)在问责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省纪委监委提出问责念好“六字诀”的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积极探索实践,取得明显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严”字上下功夫,保持持续的高压震慑。近两年来,驻厅纪检监察组统筹系统内监督力量,运用联合办案等方式,保持节奏不变,严格执纪执法,对重点案件深挖细查,严厉惩处执迷不悟、不知敬畏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据统计,近两年来,驻厅纪检监察组立案221人,累计给予重处分58人,采取留置措施并移送司法机关6人;追责处级干部51人,其中,对32名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省直监所单位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问责,在系统内形成了强有力震慑。
在“准”和“适”字上下功夫,做到既依规依法又合情合理。问责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违纪违法的边界,做到有理有据、处理适度。否则,群众和党员干部对执纪执法效果会产生怀疑,最终影响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驻厅纪检监察组在处理某监狱系列案中,对涉案的31名干警进行处分时,严格区分违纪情节、危害程度、时间节点、动机原因、认错态度、一贯表现、群众口碑等七个要素,努力实现宽严相济,治病救人,精准处置涉案人员。
在“通”字上下功夫,确保执纪安全。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执纪执法中,驻厅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攻心为上,使被问责者心服口服,坦诚接受教育,大大降低执纪安全风险。如,驻厅纪检监察组主要领导利用到某监狱调研的机会,为该监狱中层以上领导上了一次思想政治课,用大量的违纪事例,讲道理、讲政策。结果,第二天,监狱39名干警向驻厅纪检监察组主动交代问题,这也是思想“通”的效果。再如,在查处某生活作风问题案件时,考虑到该案中的女方是受害者,从维护女方的权益、保护其隐私,也便于做通双方思想考虑,主动在核查报告中隐去被核查人的作风问题,仅用廉洁纪律对其进行严肃处理,但保持量纪档次不变,同样达到“严”与“通”的效果。
在“扩”字上下功夫,推动以案治本。执纪问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干事人少犯错、不犯错。对个人而言,要帮助他知错改错,重新履职尽责;对单位而言,要加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并推动举一反三、堵塞漏洞,注重从源头上治理,确保更多的党员干部干净廉洁。去年以来,驻厅纪检监察组紧紧围绕查办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提醒函等方式,以典型案例推动治本工作。在查处某监狱系列案时,针对案件所暴露的问题,及时下发了纪律审查建议书,提出整改建议,并揪住问题不放,协助厅、局党委对症下药,堵塞廉政风险漏洞,促使干警公平公正执法,减少重新犯罪率,维护社会稳定,真正达到了“扩”的效果。
在“用”字上下功夫,给知错改错干部予机会予关心。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党组织培养一名领导干部不容易,既要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也要用好“容错免责”。如果问责或处置过后,被立过案的干部抱着消极、抵触的态度,甚至“破罐子破摔”,成为单位的“边缘人物”,那将是党和国家的损失。因此,驻厅纪检监察组在“用”字上下功夫,探索容错机制,大胆使用知错改错的干部,最大限度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