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史迹 > 正文

只留清气满乾坤——探访阳江阳西梅花地

来源:南方+客户端 日期:2023-06-12 16:44:04
【打印】

  “探访南粤廉洁文化史迹”是由广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组织各分社、记者站采编人员践行“四力”和落实“走转改”开设的专栏。通过走访各地市廉洁文化史迹,从历史文献、文化经典和文物古迹中,整理提炼广东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廉洁基因,以年度系列报道方式,徐徐展开一幅广东廉洁文化史迹地图。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元代诗人王冕在诗作《墨梅》中,对梅花的动人描写。自古以来,傲雪盛开的梅花以其气韵芬芳、风骨高洁的高尚品质,被人们当作廉洁奉公的象征。

  近日,由广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组织“探访南粤廉洁文化史迹”报道组走进阳江市阳西县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在漫山遍野的“梅花”主题氛围中,感受“清气满乾坤”的廉洁文化气息,探寻山海阳西的廉洁故事。

阳西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占地约2500平方米。

  咏梅树廉风,润物细无声

  地处南海之滨的阳西县,虽然没有香雪如海的梅花盛景,但在塘口镇却有一座充分展现梅花精神的廉政教育基地——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2016年2月26日,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正式揭幕,该基地占地约2500平方米,映入眼帘的一座巨型的梅花雕塑,镌刻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诗词《卜算子·咏梅》。

  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充分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设计上共分为“颂梅篇、操守篇、自律篇、缅怀篇”四个部分。基地入口处两旁镌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陈毅的咏梅诗句,以凌霜傲雪、坚强不屈的梅花品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梅花自勉,保持高洁的品质,干净干事、诚实做人。

12张石刻版画展示“四个必须”和党员干部的“四个廉洁规范”。

  在设计方面,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坚持与时代脉搏相融合,基地内用12张石刻版画展示“四个必须”和党员干部的“四个廉洁规范”,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易于记忆。在上山的路口处,矗立着两卷大理石书,上面刻着两段《三字经》,以焦裕禄、牛玉儒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对比刘青山、张子善的恶名远扬,突出了“廉洁从政堪垂范,贪污腐化恶名扬”的主题。

  朗朗上口的反腐倡廉《三字经》,不仅从正面劝勉党员干部要“戒诱惑,严操守,保廉洁,切莫贪,守纪律,讲规矩”,特意将《三字经》铺陈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书卷上,也寓意着“功过石上刻,清污心上留”。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廉政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警示参观者。

阳西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环境优美。

  “三位一体”开展宣教

  讲好阳西廉洁文化故事

  通过雕塑、石刻、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在升华廉政教育主题的同时,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还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融为一体,让参观者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感受革命先烈克己奉公、廉洁为民的高风亮节。

  据了解,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原址曾是漠南自卫反击战的根据点。1949年2月,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中共阳江县委、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和人民解放军广阳支队第八团在此宣布成立。同年10月26日,党政机关进驻阳江后,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改称为阳江县人民政府。

纪念亭为了纪念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50周年。

  1999年,阳西县人民政府在此建立纪念亭,以纪念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50周年。2015年,阳西以“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纪念亭”为依托,深挖革命历史内涵,提炼廉政主题,按照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主题教育模式和建设思路创建该基地,旨在为全县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搭建重要平台。

  在位于山顶的纪念亭周围,矗立着八块造型各异的石碑,上面用石刻版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漠南战斗期间的八个革命故事。这些故事均取材于漠南战斗史,与纪念亭的纪念意义一脉相承,同时又围绕着克己奉公、廉洁为民的主线,充分展示廉政教育的要义。

  在《克己奉公的武工组长姚若崧》石刻画当中,讲述了姚若崧同志投身革命后的廉洁故事——自家的房子被反动派烧毁后,姚若崧和妻子住茅棚、吃野菜,生活陷入困境。虽然自己掌管粮食,但姚若崧却从来没有挪用过武工队的一粒粮食。

  在各个历史时期,阳西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的党组织和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党群连心、勇立潮头,是阳西“丹江红”精神的真实写照。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用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廉政为民的本色。

  一线实践

  廉洁文化“一镇一品”,廉政教育深入基层

  近年来,阳西县纪委监委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挖掘当地优秀特色文化中的蕴含廉洁元素。在高规格建设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的基础上,阳西打造了一批廉洁文化示范点、廉洁小公园、党风廉政文化宣传长廊,将无形的廉洁文化与有形的景观景点嫁接起来,让党员干部在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廉洁意识。

党员干部通过实地接受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自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建成以来,阳西先后组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各镇村“两委”干部开展参观活动,通过实地接受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据统计,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已接纳市内外公职人员参观学习超过1000批次,参观人次超过2.5万。

  目前,阳西县8个镇结合实际和当地特色,已完成廉政文化宣传小广场的“一镇一品”建设工作。如今,遍布各镇的廉洁文化长廊、清风林、爱廉池、官廉亭等基层宣传阵地,能够从树立家风、遵守纪律等多个方面,引导阳西农村基层党员及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阳西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刘儒杰,下一步,将充分依托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基础设施,用好用活历史文化遗产,打造阳西廉洁文化品牌,让清正廉洁思想影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的持续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