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视界 > 史迹 >正文

有爱在民韩文公
——探访清远阳山贤令山“鸢飞鱼跃”石刻遗址

来源:南方+客户端     日期:2024-01-03 09:03:51    

史迹.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我们开设“探访南粤史迹 传承廉洁文化”专栏,旨在解读广东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系列报道将走遍广东,为您展开一幅南粤廉洁文化史迹画卷。

  《诗经·大雅·旱麓》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展现了一番舒适安详、乐易平和的景象。约1400年后,时年35岁的韩愈在出任县令的所在地阳山写下“鸢飞鱼跃”四个大字,并流传千年。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贞元十九年十二月,韩愈贬阳山县令,成为阳山历史上首位有史可考的县官。韩愈在阳山1年2个月,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施行仁政,重视农耕,兴文重教,开化民智,逐渐改变阳山蛮荒蒙昧的面貌。天下知韩愈而知阳山。韩愈给阳山留下30多篇诗文,成为阳山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千百年来,阳山官民仰韩景韩,形成古今共60多处的韩愈遗迹、景韩建筑。

阳山韩愈纪念馆。

阳山韩愈纪念馆。

  现在,走进位于阳山县城的贤令山中,摩崖石刻位置,打字岩上的韩愈“鸢飞鱼跃”草书题刻笔力遒劲,引人注目。这是乾隆五十七年,阳山县令潘元音在贤令山上摹刻“鸢飞鱼跃”碑刻(原碑刻早已毁)所出。旁边还有宋绍熙元年阳山令张本中的楷书《皇宋圣传颂诗并序》,古劲遒秀,是广东杰出的宋刻。这是广东省罕见的珍稀古迹,在中国摩崖石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与潮州葫芦山、肇庆七星岩和英德南山并列为广东四大摩崖石刻。

  为民请命遭贬谪

  阳山因之远名扬

  “臣伏以今年已来,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走进阳山县韩愈公园,韩愈所作的《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文镌刻在灰石板上,引人注目。

  这篇文章虽然不是韩愈在阳山所作,但对于阳山人而言,其引发的事件意义重大。

  公元803年,关中发生严重旱灾,在群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为民请命,上疏《论天旱人饥状》,结果因为讲实话、报实情,请求朝廷减免或缓征赋役,被贬到阳山做县令。阳山由此与韩愈结缘。

  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公元804年2月,时年35岁的韩愈方抵达阳山出任县令,至805年4月,任期共计1年2个月。

  作为阳山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字、史籍记载的县令,韩愈对阳山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阳山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阳山县韩愈研究会副会长欧阳峻峰介绍,韩愈在阳山所作的《答张十一功曹》诗篇,既描绘出了阳山优美的生态环境,也从中可以窥见当年阳山的偏僻和穷困。“当年,韩愈从繁华的京都之地,一下子来到了阳山这种偏僻的岭南之地,心理落差之大,也可以从这首诗中窥探一二。他的不少诗文都可以看出阳山当年的偏僻、落后。”

  后人称,世人先知有韩愈,然后知有阳山矣。阳山县名因韩愈的诗文闻名天下,走向世界。

  “当然,韩愈带给阳山的影响不只是限于让阳山之名传播天下,还在更多层次深远地影响了阳山。”欧阳峻峰介绍,从韩愈被贬到阳山的原因可以看到,韩愈是一名为民请命,有责任心、忧国忧民的好官,其在阳山任县令期间,“兴学办教促开化、兴农重耕促开发、交友兴游促开放”,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让阳山得到了开化、开发、开放。

  清代《阳山县志序》记载,韩愈未到之前,阳山是荒僻瑶乡。他来到后,行仁政、兴文教,百姓方知制度、识诗书。经过读书教育,鸟言夷面转为文明衣冠,蛮横无理化为礼义谦让,让千年以后能够寻风问俗。

阳山境内与韩愈遗迹有关的“贤令芳踪”线路平面图。

阳山境内与韩愈遗迹有关的“贤令芳踪”线路平面图。

  阳山县政协原副主席熊雄认为,韩愈从8个方面泽被阳山,为阳山带来了儒家思想、家国情怀、先进文化、农耕文明、民生福祉、平民教育、海量诗文,以及贤令芳踪。

  教民以诗书礼义

  民多以“韩”名子

  一直以来,阳山不断挖掘韩愈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韩愈文化魅力,奋力打造韩愈文化品牌,将韩愈文化融入“韩愈令地·绿美阳山”的发展内核之中。

  今年3月,在清远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在阳山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由阳山县委宣传部组织、阳山县韩愈研究会负责,协调阳山及外地的韩学专家编纂了《韩愈与阳山》一书。

  《韩愈与阳山》全书分“韩愈传略”“结缘阳山”“泽被阳山”“悟道阳山”和“韩愈阳山诗文录”五大部分,对阳山韩愈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系统整理、总体把握,在形式上做了大胆创新。同时,充分吸收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增添正史未录或记载不全的内容,填补了阳山县宣传推介韩愈文化普及读本的空白。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会长杨国安在为《韩愈与阳山》一书所作的序中说,韩愈之于阳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种认知贯穿在自明代以来的各种地方史志文献中,在历任地方官和文士的笔下也不断得到表达。

  他介绍,顺治本《阳山县志·人物志》把韩愈列为“名宦”第一人,在正史的13个字之后,又增加了以下叙述:“暇日读书县斋,登游息洞,与区册辈钓游。他书载其移风易俗,教民以诗书礼义。”与此相应,《阳山县志·人物志》在韩愈传后所附的原志评论中,也对韩愈“有爱在民”的内容阐释道:“余想其寻幽而读,临流而渔,当其时,韩不自知其为令,阳人亦相忘于韩之令我也。讼牒希疏,追呼不扰,是之为爱。岂家赐而户益之耶?”

  《韩愈与阳山》一书在书中《主政阳山 一心为民》篇中说,韩愈在阳山,行仁政、重农耕、兴文教。“韩愈到任后,关心百姓疾苦,宽徭薄赋,教化民众。”

  据介绍,在唐代,阳山是一个非常荒僻穷困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石山多而土地少,土壤贫瘠,农业落后。从地理、交通、人口及经济水平来看,阳山县之所以被列为中下县,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

  面对偏僻封闭、经济落后的阳山,韩愈并没有退却,他发扬廉政的作风,深入群众,寻找良策。

  到任后,韩愈深入山村,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他感觉当地人说话像鸟叫,一时间无法沟通。如何推行政令、收缴赋税,成为韩愈急需解决的问题。回到县衙,韩愈便陷入了“对案辄怀愁”的沉思中。

  由于语言不通,韩愈想到了一个“接地气”的方法,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上简单的图和浅显的文字来表示朝廷的行政命令,再向他管理的十几个小吏员逐一讲解。这样,吏员们就可以顺利把朝廷的行政规约告知百姓们。

  工作中的韩愈又是一个深入百姓的官员。他在离开阳山之前写的《县斋有怀》有这样的描述:“禾麦种满地,梨枣栽绕舍。儿童稍长成,雀鼠得驱吓。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闲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这虽是对离官回乡后农耕生活的想象,却也折射出他此时在阳山的生活状态。在阳山一年多,韩愈入乡随俗,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人情风物。他与这里的百姓已经建立起朴素的感情,是一位能与百姓同吃同住同生活的父母官。

  关于韩愈的政绩,虽然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新唐书》说他“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可以看出无论政治命运如何,韩愈的爱民之心与民本思想没有改变。以“韩”为姓,可以看出当地人对他的崇敬。

  贤令美名传千年

  清廉文化“活”起来

  虽然韩愈仅在阳山任上1年2个月,但在1220年的时光中,阳山人始终铭记这位贤令。

  贤令山位于阳山县城北面,原名牧民山。在韩愈离开阳山后,阳山百姓为了纪念韩愈,将此山更名为贤令山。而今,此山旁边的城北水库也改名为“贤令湖”。此外,山脚旁新建的韩愈纪念馆也正在收尾之中。

阳山贤令山森林公园正门。

阳山贤令山森林公园正门。

  抵达贤令山山门前,沿着台阶拾阶而上,穿过阳山县革命烈士陵园,按照贤令山森林公园导览图的指引,往左登山而上,很快便会抵达山中的摩崖石刻所在位置。映入眼帘的便是高约7米、宽约13米,上书有韩愈“鸢飞鱼跃”草书题刻的打字岩了。

  韩愈传世的墨宝题刻,目前所知全国仅存4件,而阳山独占其三(即“鸢飞鱼跃”“远览诗”“千岩表”)。贤令山打字岩上的韩愈手书墨宝“鸢飞鱼跃”4个大字,形神兼备、意到笔随。这个后人摹刻下的韩愈手迹,与旁边的宋朝石刻《皇宋圣传颂》同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鸢飞鱼跃石刻。

鸢飞鱼跃石刻。

  据了解,最早的“鸢飞鱼跃”碑刻原在韩文公钓鱼台的钓鱼矶前,早已毁。清代乾隆四十七年,阳山县学的教谕从当地读书人家中发现这几个字的拓片,重新摹刻立碑,现在这方碑刻也找不到了。10年后的乾隆五十七年,阳山县令潘元音在贤令山上摹刻出今天可以现场欣赏到的“鸢飞鱼跃”。

  近年来,阳山县纪委监委通过“活动+作品+阵地”等方式,持续推动韩愈清廉文化历久弥香。

“清阳园”廉洁文化园区一角。

“清阳园”廉洁文化园区一角。

  为让韩愈清廉文化看得见、摸得着,阳山在韩愈文化公园内建成了“清阳园”廉洁文化园区。园区内第一组雕塑便是韩愈为体裁的雕塑群,反映了韩愈与百姓畅谈农桑、关心民瘼、克己省身、勤政为民的为官作风和崇高精神,深受阳山民众爱戴的场景。在面向全县党员干部开展正风反腐教育的平台——阳山县正风反腐教育基地内,专设一个韩愈与民同乐的场景,场景中一农舍前韩愈坐在石头上,神情投入地与面前席地而坐的农夫交谈,展现出韩愈平易近人,与民同冷暖的品格。各单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使廉政文化入眼、入心、入脑。

  为让韩愈清廉文化走近群众,阳山以“阳山历史文化的廉政遗风与思想启迪”为题,举办青年干部廉洁文化讲座,邀请本土韩愈文化研究者讲述韩愈、郑士超等阳山历代清官名将的事迹及其深远影响,引导青年干部弘扬先贤精神,不忘初心、担当有为。同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参观清阳园廉洁文化园区内,讲解韩愈令阳教民耕织、勤政爱民等故事,将“廉”的种子从小广植市民群众心中。

位于阳山韩愈文化公园内的韩愈雕像。

位于阳山韩愈文化公园内的韩愈雕像。

  为让韩愈清廉文化“活”起来,阳山县纪委监委、县文联近两年每年面向全社会举办“贤令韩愈”杯阳禺廉韵廉洁主题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大赛活动、“传承清正基因 共建廉洁阳山”主题征文活动等,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恪尽职守、奋发作为,进一步厚植清廉文化土壤,大力弘扬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并以群众乐见的方式,选取韩愈雕像等代表性人物雕塑、本县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等作为素材,配合廉政警句,加入象征廉洁品行的梅花等元素设计一批廉洁文化公益广告,投放于清阳园廉洁文化园区,让清廉文化走近群众。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10233762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