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视界 > 史迹 >正文

苟利国家生死以——探访揭阳普宁林则徐纪念馆

来源:南方+客户端     日期:2024-02-04 08:48:38    

史迹.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我们开设“探访南粤史迹 传承廉洁文化”专栏,旨在解读广东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系列报道将走遍广东,为您展开一幅南粤廉洁文化史迹画卷。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和禁毒先驱。他一生清廉奉公,历任翰林编修、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历官全国十四省,更与广东结下不解之缘。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来到东莞虎门指挥硝烟,气壮山河;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在从福建奔赴广西平定拜上帝会途中,于普宁洪阳文昌阁溘然长逝。文昌阁由此成为林则徐人生中最后的一处旧居,并被辟为林则徐纪念馆,挂牌为普宁市禁毒教育基地、普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揭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途病逝 心念国事

  洪阳在明、清和民国时期是原普宁县的县城,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目前有普宁学宫、德安里、培风塔3处省级文保单位,林则徐旧居(文昌阁)等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145处一般文物点。

  林则徐旧居(文昌阁)位于普宁市洪阳镇东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六十年(1721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文昌阁不仅是供奉文昌星神君的庙宇,也是供官吏往来停驻的“分司公馆”,而林则徐正是曾经入驻文昌阁最著名的一位官员。

  洪阳镇党委委员刘壮辉介绍说,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六月,洪秀全在广西组织拜上帝会,发展迅猛,咸丰皇帝命林则徐迅速来京,但林则徐因病推辞。九月,林则徐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要求他赴广西镇压拜上帝会起义。十月初二日(公历11月5日),林则徐抱病从家乡福建省侯官县起程,由于日夜兼程,病情加重。十月十六日(公历11月19日)抵达普宁洪阳,已是沉疴在身,下榻于文昌阁楼下东厢房。普宁知县举荐了本县名医黄华珍为林则徐诊病,诊断为“风寒入里”。洪阳的举人方青钱是林则徐的门生,他日夜随侍在侧,林则徐感其尽师生情谊,送方青钱一联:“笔头风月三千客,诗律胸怀十万兵。”

  在文昌阁居住的短短四天时间里,病危的林则徐时刻不忘自身职责和国家大事,口授并由随行的次子林聪彝代笔,给朝廷上了两个奏折。

  在《途中忽得重病折》中,林则徐自述“现行至普宁县地方,除分弁驰赴广州、惠州延觅良医调治,以冀稍为差愈,仍力疾兼程前进,并分咨东、西两省各督抚臣外,所有微臣途次患病情形,谨缮折由驿据实奏闻。”

  在《遗折》中,林则徐表示自己病后“赶紧服药,仍力疾驰至普宁县城。迨十八日病益加增,势难赶站……据医者云,积久虚劳,心脉已散,百药罔效。自料万无生机,伏枕望阙碰头,悲号欲绝。伏念臣筮仕四十年,历官十四省,仰荷三朝知遇,受恩深重,报称毫无。惟此尽心竭力愚诚,永矢毕生,虽一息仅存,自问不敢稍懈。”

  十月十九日(公历11月22日),林则徐在文昌阁与世长辞,享年66岁。清廷追封林则徐为太子太傅,谥号“文忠”。

  清廉诚勤 爱民报国

  观操守在利害时,

  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

  观存养在纷华时,

  观镇定在震惊时。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

  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

  以上是林则徐曾经写下的《观操守》,也是他的人生格言。

  “林则徐一生的不朽业绩早已彪炳史册,而他的人格情操、思想境界亦足以垂范千古。”普宁市政协文史特聘委员陈鹏飞研究林则徐的著作和事迹多年,他表示,在林则徐的宦海生涯中,多次担任过当时官吏们羡慕的“肥缺”,但林则徐素性端方,为官清廉,经世致用,勤政爱民。林则徐还总结出考察官吏的办法:“一考诸公牍之事理,一验诸接见之语言,一证诸采访之声名,一征诸管辖之成效。总惟恪遵谕旨,求一实字。”

  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座右铭。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贬到新疆。林则徐并没有颓废丧志,而是带领新疆人民创兴水利,屯田至数十万余亩。清朝大臣梁章钜曾在《浪迹丛读》里称赞说:“三年塞上开垦屯田,厥功尤伟!”钦佩林则徐“以逐臣而犹为民为国”。

  林则徐也极为重视传承勤俭家风,他在写给子女的《析产书》中说:“余服官中外已三十余年,并无经营田宅之暇惟。”并教导子孙道:“惟念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并须知此等薄业购置甚难,凡我子孙,当念韩文公所云‘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之子孙矣。”

  曾国藩听闻后为之折服,在家书中由衷地赞叹道:“(林则徐)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林则徐发起了“调查研究”之风。

  在著名的“单衔上疏”之前,林则徐深入基层,实地勘察。他写道:“乡农传说暗荒,臣初犹未信,当于立冬前后,亲坐小舟密往各处察看……见闻如一。臣率属虔诚祈祷,悚惧滋深”。于是,林则徐上书向皇帝据理力争,提请减轻税负,藏富于民。

  在查阅六十多种文献资料基础上,林则徐写出水利专著《畿辅水利议》,论证了兴修水利、可在北方种植水稻以解决南粮北调等意见。为在江苏推广双季稻,林则徐在自己官廨前后,租赁民田数亩作为试验田,亲自试种水稻,并在日记中对水稻生产过程做详细记载。

  林则徐历官十四省,尽心求实,躬行诚勤。林则徐曾在检查水利工程材料被烧一案时,“逐垛丈量,拆来过秤”,细致之极。道光皇帝感慨道:“动则如此勤劳,弊自绝矣。做官皆当如是,河工尤当如是,吁!若是者鲜矣!”

  修缮旧居 谱写新篇

  在沧桑岁月中,普宁洪阳文昌阁先后作过黄都书院、普宁女子师范、洪阳镇小学,还曾作为酱油厂、糖果厂,1982年起为洪阳镇第三小学校址。1988年,文昌阁由原普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先后被确定为普宁市、揭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年久失修,残破欲倾,2003年,普宁市把修复文昌阁列入当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成立普宁市文昌阁禁毒教育基地筹建委员会,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踊跃捐资,群策群力,按修旧如故的要求,对文昌阁进行修复,并建成普宁市林则徐纪念馆和禁毒教育基地,于2005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对公众开放。

  如今的文昌阁坐北向南,古朴庄重,面阔13.97米,深57.6米,有三进九间二天井,后进为三间式(一厅二房)两层阁楼。整体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为歇山顶,铺黄色琉璃瓦,地面原铺红砖。文昌阁正门悬挂有洪阳书法家方斌撰写的对联:文道播扬,看古邑遗风,六籍修齐德义仁声广厚;昌光会聚,观坤舆载物,三阳行健乡邦黎庶咸宁。


  文昌阁的中厅是禁毒教育展览馆,中门悬挂普宁市书画家赖少其书写的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室内以大量的图文资料和各类毒品模型展现毒品的危害,教育干群尤其是青少年坚定防毒拒毒意志,增强法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美好和谐家园。

  文昌阁后阁楼一楼的中厅中堂上,林则徐半身铜像威严矗立,令人敬仰,上方悬挂匾额“乾坤正气”;东厢房复原了当年林则徐在此住宿期间的家具及文房四宝等陈设,西厢房则陈列林则徐手书的名句拓本。二楼是林则徐生平图片展览,分为“人生楷模”“禁毒销烟”“巨星陨落”“万古流芳”四部分,详细展示了林则徐辉煌的人生历程。

  二十多年来,广大机关事业团体、学校师生和游客经常到林则徐旧居参观学习。每年“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揭阳市、普宁市两级经常在此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洪阳镇初级中学退休历史教师方满君表示,当地老师在向学生讲授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历史时,总会提醒学生,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曾经来到洪阳文昌阁,教科书上原来仿佛很遥远的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被拉近了,更加让学生们强化了爱国主义思想,坚定了禁毒拒毒信念。

  刘壮辉表示,为加强对林则徐旧居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更好地发挥基地禁毒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洪阳镇接下来将积极凝聚各方力量,对林则徐旧居进行重新修缮;物色培育专业讲解员,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与洪阳其他名胜古迹、人文景点、红色革命遗址相结合,依托洪阳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和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走文旅、农旅双融合发展路子,推进洪阳镇建成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10233762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