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上午刚刚带领党支部党员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性主题教育活动,中午转身就接受某石场老板安排的吃请,并明目张胆收受红包、参与赌博。今年5月,广东省茂名市纪委监委对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雄斌等人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董雄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处分。
一边接受着党性教育,一边却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作为党员干部的董雄斌,用这种“反差”颇大的表现,成为警醒党员干部的反面教材,反映的正是部分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淡薄、政治纪律松弛等问题。
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也是每一个党员的立身之本。现实表明,党员干部一旦政治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就很容易“生病”。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再到中央巡视工作明确政治巡视的定位和要求,正是在一次次“政治体检”中,广大党员讲政治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为政治“亚健康”精准诊断“病灶”
近年来,在中央不断强调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同时,一些地方在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屡屡引起广泛关注。
“查一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记录。”“没有!”“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会议记录?”“没有!”“上党课记录?”“没有!”……
2017年4月,北京市委要求市纪委监委对市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委会党委进行调查。随着调查的推进,管委会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被揭开的一个个“没有”,让参与调查的不少“老纪检”都颇感震惊。
“没想到党的建设缺失、组织涣散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说得再严重一点,他们已然放弃了党的领导。”参与调查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管委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无制度、无计划、无记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未贯彻落实。更令人吃惊的是,管委会党委已13年未换届,成立的二级企业未同步建立党组织,基层党组织长年不执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
与党的建设缺失相应的,是管委会党委存在的严重问题:严重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党委班子成员中没有一人没有违纪行为,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存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出入酒吧会所、公车私用、滥发津贴补贴、兼职取酬等现象。
北京市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委会党委出现的问题,是近年来一些基层党的建设缺失的一个极端案例,其背后反映的,正是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上不过关,对讲政治的长期忽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发现的大量案例表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只是‘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才是‘里’,根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而这些正是政治巡视关注的根本所在。”2017年9月,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第二集《政治巡视》中,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政治“亚健康”的问题,主要“症状”包括:缺乏对党的高度忠诚,政治信念不坚定,政治敏锐性不够强,党的意识淡化弱化,党的纪律和作风松弛,缺乏政治担当等。
在“深度扫描”中锤炼政治能力
2018年2月21日,大年初六,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之时,中央第一巡视组就已赶赴福建省开展工作。从2月22日至24日,短短三天时间里,15个中央巡视组全部完成对30个地方和单位党组织的进驻,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全面展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在巡视动员部署会上强调,发现问题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他同时给本轮巡视标出了重点:要着力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领导干部腐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违规选人用人等突出问题。
作为新一届中央巡视工作的开始,本轮巡视尤为值得注意的一个特点是,从“四个着力”到紧扣“六项纪律”,再到聚焦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问题”,政治巡视的定位越来越精准。
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政治体检”的方式之一。事实上,与巡视一样,科学界定体检项目、不断创新体检方法、有效运用体检结果,是让“政治体检”发挥作用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对政治标准的论述,为“政治体检”明确了具体内容。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中,政治原则、政治定力、政治觉悟、政治意识、政治站位、政治生态、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词被反复强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这些都构成了“政治体检”的核心内容。
中央和地方推动巡视监督常态化,探索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的监督机制,开展各级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活动……近年来,各地对“政治体检”方式的探索和创新,为“政治体检”提供了方法论。
公开资料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开展12轮巡视,派出160个组次,对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进行了巡视,如期实现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目标。政治巡视是十八届巡视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与此同时,各地党员干部对“政治体检”的方式也进行了不少创新。
有评论指出,除了来自外在的检查之外,党员干部的“自检”也是提升自身政治能力的重要方式。党员干部要自警、自省、自律,要像对待身体健康一样,时常对自己是否讲政治进行检查。
用好“体检报告”促进标本兼治
“政治体检”是为了发现问题,并为这些问题及时开出治疗良方。对党员干部来说,面对自身的问题,如果讳疾忌医,藏着捂着,放任问题现象蔓延,就很可能养痈成患。
辽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先后担任了几个单位的‘一把手’之后,感觉好像进了保险箱。从那时起,我再也没遇到一次令我紧张的上级领导谈话,再也没有听到过一句同级领导的忠告,再也没收到过一封语气尖锐、来自群众的批评信……”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在接受组织调查时说:“如果组织上早提醒或早处理我两年,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自己犯的错误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多位落马官员的惨痛教训显示,贪腐违纪的第一步都是从权力不受监督的那一刻开始的,而忽视思想教育、脱离组织监督则是其总病根。每个党员只有时刻对照党章、党纪、国法,为自身“体检”,才能永葆自身清新雅正,不断“祛病强身”。
发现问题是生命线,推动解决问题是落脚点。面对“体检”出来的“病情”,只有对症下药进行整改,“政治体检”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专家建议,运用好“政治体检报告”,首先,要用好问责武器。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政治体检”发现问题并对党员干部提出整改意见之后,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严肃追责,公开曝光。其次,要通过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的整改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再次,整改要既重当前又重长远,既重个性又重共性,既重局部又重整体,既有“改”的举措又有“立”的机制,有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实现标本兼治。最后,强化整改落实,还必须推动各有关责任主体形成合力。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