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感谢组织对我的挽救,我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这次教训让我醒悟了、长了记性,请乡亲们接受我的道歉,监督我改正错误,在哪里跌倒就让我在哪里站起来!”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古勒巴格镇奥吐拉库勒达西村的退赔道歉会上,村委会副主任热合麦提·伊代图拉现场鞠躬悔错。
把扶助6户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的1万多元,“借用”到该村庭院硬化的“面子工程”上,自认为是“应急”的小聪明,却让热合麦提·伊代图拉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本以为就这么过关了,没想到还要在大会上讲清问题,现场退赔少发的钱,公开向群众认错,以后再也不敢犯了。”说起会上当“主角”的感受,热合麦提·伊代图拉说“就像架到火上烤一般”,这样的警示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针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沙雅县纪委监委坚持一案一通报、一村一警示,采取“大会退赔道歉”“书记现场宣讲”“大喇叭广播”等方式,在178个村开展警示教育。
这是新疆以案明纪明法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例子。据介绍,自治区纪委监委针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让“该吃药的人吃药”,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
“你的处分到期了,如果方便,我们想和你谈谈,听听你的想法……”“受处分后,在单位感觉抬不起头,思想上有些消极,纪委的同志主动对我回访,组织上也没有放弃我,我一定摆正心态,调好状态,努力工作!”通过回访教育,库尔勒市299名违纪党员干部卸下了思想包袱,自加压力投入工作。
采取与本人见面谈话、听取被回访人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党员群众意见等方式,开展回访教育;建立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档案,全面掌握其动态信息;在回访中了解处分执行情况,掌握受处分人员状况,进而帮助解开思想“疙瘩”,轻装前行……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回访教育。
“对查处的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是对审查调查工作的延续,体现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做好这篇文章比查办一起案件作用更大、更有意义。”从处分决定执行到对受处分人员回访,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田升感触颇深。
“案件出来了,人员问责了,事情就算完了吗?”喀什地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武洪斌带队,深入发案单位“解剖麻雀”,将梳理出的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表现形式,以问题清单方式印发各级党组织,启动“大宣讲、大反思”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反思,逐级报告个人反思剖析情况,抓实以案促改工作。
作为自治区纪委监委首例留置案件,喀什地委原委员、莎车县委原书记王勇智案查结后,自治区纪委监委以视频会议方式,在该地区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地县乡村四级近20万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地委还从政治生态层面开展对照查摆,不仅查出问题,更要改出成效。
监委成立后,审查调查的大量问题涉及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如何抓教育、补漏洞、做防范,成为自治区以案促改行动的重点。
审判庭中,当事人痛哭流涕作着认罪悔罪陈述;旁听席上,一个个党员干部表情凝重,情理、法理交融,让现场的听众受到很大触动……这是克拉玛依市纪委监委今年组织的第二场“以案释法”旁听庭审活动,来自市区两级170余名一把手“零距离”接受预防职务犯罪教育。
据当地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案件剖析、警示通报、旁听庭审、监察建议、巡察监督等方式,持续压实整改责任,既体现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又向党组织传导责任压力,推动了惩戒结果向预防机制的转化。
“我们要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例,在以案明纪明法抓教育的同时,更要标本兼治抓整改,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不断增强审查调查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自治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说。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