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常言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节日期间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从整治“节日腐败”入手,紧盯年节假期,抓早抓小,串点成线,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是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纠正“四风”的成功经验。
端午期间,“四风”问题易发多发。为营造风清气正过节氛围,参照中纪委做法,清远市纪委、监委特别邀请部分县市区纪委书记,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经验做法。
参与此次讨论的基层纪委书记主要有英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朱龙标;连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欧阳誉华;佛冈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龙志勇;连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张伟彬;连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吴一民;阳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刘本跃。
廉政举报电话:
0763-12388
0763-3364225
0763-3512345
任重道远 顶风违纪依然突出
朱龙标表示,近年来,英德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英城街道城西社区以工会名义组织到外地公款旅游案、市环卫处采取虚列开支等方式套取公款用于购买高档礼品案、市水利移民办班子成员“私车公养”案等一批典型案件。这些典型案例集中体现了“四风”问题在英德的新表现新动向:给公费旅游披上合法的外衣。英城街道城西社区借工会名义开展活动,看似不存在“四风”问题,实质是借工会的名义到外地公款旅游,且绕道到外省、外地参观游览三日才返回英德,让“四风”问题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巧立名目“私车公养”。在查处市水利移民办“私车公养”时发现5名班子成员均有涉及,且理由较多,包括工作期间需要经常下乡、公车不足以及提高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等,看似都是为了工作,实际是巧立名目增加津补贴,违反了有关纪律法规的规定。
欧阳誉华表示,“四风”问题树倒根存,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必须较真碰硬久久为功。当前,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不收手、不收敛,顶风违纪。去年查处了东陂镇香花村委会干部夏卫群大操大办婚庆喜宴问题。2016年9月17日,夏卫群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其儿子大操大办婚宴60桌,严重超出向组织报备6桌的范围,整整超出9倍,并宴请管理服务对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夏卫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张伟彬表示,去年来,该县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及“四风”问题的案件有36件次,其中,被查处党员干部中,尤以民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吴某的问题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违规接待奢靡浪费、公车私用、违反组织纪律出入境等。每一项违纪吴某都到令人惊奇的地步。四年半的时间,吴某违规出入境次数竟达68次,平均每月超过1次,且大多是公车私用往返。
新表现老问题 根本原因是党纪意识淡薄
朱龙标表示,在当前反腐肃纪高压态势下,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仍受“四风”问题的惯性影响,心存侥幸。在2010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英德市环卫处采取虚列开支等方式套取公款30.78万元,用于支付环卫处平时接待用的高档烟酒、茶叶等礼品费用,在当前反腐高压态势下,市环卫处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不为人知,存在侥幸心理,最后被英德市纪委查处,其中市环卫处主任邓某、副主任刘某等6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欧阳誉华表示,从该市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看,有的党员干部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过去都是这么做的”“一直以来都这样”,不经意间就超越了底线,触碰了红线;有的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觉得偶尔放纵一次应该不会有事;还有的党员干部目无党纪,钻空子、搞变通。
龙志勇表示,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仍有部分领导干部党纪意识淡薄,心存侥幸。今年3月9日下午17时,龙山镇副镇长朱清岳被市“正风”办暗访发现提前离岗,县纪委给予其诫勉谈话,并要求龙山镇在干部职工大会上对其通报批评。提前离岗看似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纠正“四风”问题,必须抓常抓长,绝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张伟彬表示,新瓶装陈酒,换汤没换药,根本原因还是干部思想、干部作风出了问题。表现在具体举措上是没有一以贯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员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降低了对自我的要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害的不仅仅是自己和家人,长此以往,埋单的必然是党群关系,受阻的必然是改革发展步伐。吴某最终自食其果,被县纪委查处,给予留党察看二年,行政撤职处分,按科员安排工作,其违纪金额全部上缴。
刘本跃表示,从中纪委网站近年通报曝光的案例来看,还是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四风”问题在高压之下也出现改头换面、由明转暗等隐形变异,花样层出不穷。凡此种种,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探查其根源,从个人层面分析,主要是因宗旨意识淡化而滋生特权思想,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导致行为越界犯规;从组织层面分析,主要是因制度不规范不健全而出现漏洞,或者虽织好制度“笼子”但没关好“门”,或是机制上重约束而轻激励等。
持续发力 四管齐下源头清淤抗“顽疾”
欧阳誉华表示,今年1—5月,连州共对8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线索进行了立案调查。紧盯“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重点纠正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作为、乱作为、冷硬横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共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6个,处理1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诫勉谈话2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立案15件,结案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同时,抓住“关键少数”,通过责任制约谈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其树立优良作风,以上率先,发挥“头雁效应”。注重抓住关键节点,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依靠群众和媒体开展监督,让隐匿“四风”无处遁形。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和组织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突击检查,严肃查处不收敛不知止等顶风违纪行为,共开展明察暗访43次,查摆问题3个,责任追究3人 。
吴一民表示,除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外,纠“四风”还要敢于较真碰硬,不留情面。连南人口少,圈子小,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在机关单位上班基本上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纠“四风”就更不能留情面,否则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是隔靴搔痒,顽疾难除,甚至会使作风建设越搞越坏。此外,纠“四风”要注重抓关键,容易发现问题。特别是节假日等关键时间点,平常难发现的问题容易暴露出来。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县委巡察组就发现了该县三排镇在落实值班制度方面存在没有履行请假手续且没有按照要求值班、值班时间脱岗、派出所无人值班等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立马暴露,对全体党员干部都是一种警醒。
龙志勇表示,“四风”问题根深蒂固,容易死灰复燃。现阶段,一些“四风”问题甚至穿上隐身衣,开始由明转暗。该县通过开展“正风”行动、公述民评等专项活动,通过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重点治理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今年以来,该县开展暗访督察40多次,发现问题7个,提醒谈话6人,同时制作暗访片,面向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播放,为广大领导干部敲响“正风”警钟。
刘本跃表示,对付“四风”顽疾,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阳山县主要是从源头上“清淤”,采取廉政会议、廉政课程、廉政谈话、廉政考试、廉政短信、廉政推文、参观基地、看教育片等多种形式早教育勤警示,把好思想“总开关”。其次,通过“体检”“对症下药”。在日常监督基础上,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随机检查与“点穴”检查相结合,常规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明察暗访,专查各种“节日病”。如今年春节期间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青莲镇某村委主任陈某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公款“K歌”,并以会议费名义在村帐列支。该问题线索经初核已予以立案审查。结案后将依纪依规作出处理,并进行通报曝光。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