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立案102宗102人,这是深圳市今年上半年查处行贿案件的成绩单。
“受贿行贿是一体两面,以往我们更关注受贿人的惩处,行贿人的行为却没有很好地预防。深圳市现在建立的受贿行贿一起查机制,就是要从两方面着手,从‘查’到‘防’,全链条同步推进。”深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市纪委监委把建立受贿行贿一起查工作机制列为2018年的工作重点,纳入“书记跟踪项目”,并在南山区纪委监委和前海廉政监督局试点探索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目前,深圳市南山区纪委监委和前海廉政监督局已经出台相关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其做法正在向深圳全市推广,逐步走出一条受贿行贿同步调查、同步追赃、同步处置、同步预防的路子。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明确追缴行贿赃款的条件、程序、范围和责任,推动赃款和不当利益追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仅为国家挽回巨额损失,而且对行贿犯罪形成了强有力的打击。
追缴获利,行贿者无利可图
受贿人收受的450万元贿款、中间人私吞的350万元差额、行贿人获得的3120万元违法所得全部被追缴。
今年3月,深圳市纪委监委公布了首件追缴行贿违法所得的典型案例:去年底,深圳市纪委在调查一起干部受贿案时发现,深圳市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员工邱某、李某、聂某涉嫌行贿,并将线索移送市检察院立案侦查。在案件办理的后期,市监委挂牌成立后重新接手该案,目前受贿人和行贿人都已移交审查起诉。
“监委成立前,纪委重点查处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监委成立后,我们在工作中将对行贿人的法律责任追究提到了同等重要的程度,行贿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不正当利益要被全部追缴。”深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案对行贿人违法所得3120万元的成功追缴,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形成了对行贿行为的强大震慑。
“以往,对于行贿者的非法所得,政府也想追回。但追缴过程中,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结果不尽如人意,造成了一些非法获利的转移,导致震慑效果打了折扣。”南山区监委委员范苏政说,“通过行贿获得的经济利益将会被追回,从根本上打击了行贿者的犯罪动机,对于行贿有了很好的预防作用。今年有数名行贿人主动找到我们,交代问题、上缴非法获利。”
范苏政所在的南山区,在监委成立伊始就开始全面梳理行贿案件来源渠道。对全区2017年11月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查结的受贿和收受红包、礼金案件进行梳理,对于未处理的涉嫌行贿线索提出处理意见,追查漏网之鱼。
“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探索,让我们的反腐工作连成了一条线。我们与区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审计局等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和线索移送工作机制,及时收集行贿案件线索。同时,对城市更新、工程建设、医药、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企业,以‘廉洁共建’为平台,以组建企业纪检监察联络员队伍为重点,鼓励对行贿问题进行举报,广泛开辟案源。”范苏政介绍。
截至今年8月底,南山区纪委监委办理行贿案件38宗,涉案金额1亿多元。
一查到底,“围猎者”代价沉重
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深圳总结经验,形成了正式的受贿行贿工作制度。
南山区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小唐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现在每经手一起贿赂类案件,除了要整理受贿案材料外,还要及时登记、报送行贿人调查跟踪卡。这是南山区开展贿赂案件“一案双查”的措施之一。
“我们对于行贿人进行标准化处理,有了固定形式的跟踪卡,确保一视同仁。这也是对行贿人个人权利的一种保护。”小唐说。
与南山区这一做法类似,前海廉政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建立了行贿线索上报备案、案件说情登记等制度。建立行贿线索处置说明机制,在行贿行为处置的调查、立案、移送、起诉等环节对行贿人的处理意见、事实和法律依据等情况进行留痕说明。防止和纠正处罚偏轻、失之于宽等问题,确保行贿线索、案件依纪依法公正处理。
“我们一方面加大留置措施的应用,另一方面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探索‘智慧调查’模式。”南山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建立“行贿人查处跟踪卡”,探索同步调查制度。
同时,南山区纪委监委制定的《南山区建立受贿行贿一起查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了对行贿行为的综合惩戒机制,既依法追究行贿人的刑事责任,也要对行贿取得的经济利益、政治待遇、职务晋升、资格资质、荣誉奖励等,依纪依法予以追缴、没收和取消。
去年,南山区一名兼职政协常委就因涉嫌行贿被劝请辞,这也是他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追缴不当财产利益之外,付出的又一代价。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此举再次向公众传递了强烈信号,那些妄图通过行贿“购买”富贵、荣誉的,都将被打回原形。
“以往很多行贿者充当着围猎者的角色,不断通过各种手段腐蚀党和国家干部。”深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南山区建立“行贿人查处跟踪卡”,探索同步调查制度,在依法追究行贿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对行贿取得的经济利益、政治待遇等其他获利予以追缴、没收和取消,这让“围猎者”付出了沉重代价。
目前,深圳市纪委监委正在研究推广这一做法。
无所遁形,行贿者入“黑名单”
深圳市某清洁服务公司董事长尚某没有想到,一向做生意顺风顺水,却在今年上半年多次报名参加政府项目招投标时被拒之门外。
究其原因,与该公司及其董事长的两条行贿记录有关。2010年至2014年间,尚某向时任南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区城管局副局长等多名处级干部多次行贿。原以为已时过境迁,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严厉的惩罚:禁止参与政府项目。
今年,深圳市开始在政府项目中推行行贿行为一票否决制度,只要有行贿记录,就不能参与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扶持等政府项目。
借助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深圳开始建立行贿人“黑名单”数据库。尚某就是被该制度拦在政府项目之外的首个案例。
深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南山区依托“智慧南山”建设,将涉嫌行贿信息分级列入“黑名单”,建立了不廉洁企业及其负责人“黑名单”制度,不断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前海区则通过公共信用平台,建立了行贿人“数据库”。将检察机关原有行贿犯罪档案信息和被纪检监察机关做出党政纪处分的行贿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下同)信息,以及协调公安、法院两部门获取行贿罪信息,统一录入该平台,建立行贿人“黑名单”数据库,面向全社会公开,提供查询,使“黑名单”人员在前海无所遁形。推动前海管理局全面推行禁止“黑名单”人员参与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扶持等政府项目,建立“黑名单”人员在前海的禁入机制,使其在政府项目中没有立足空间。
同时,前海还在探索廉政合同制度,即要求政府项目中标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根据项目金额和性质,缴纳不同比例的廉洁保证金,并约定一旦发现行贿行为,就要求行贿方承担违约责任。
今年上半年,前海与中标企业共签订廉政合同59份。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