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融媒视点 >正文

南海建立区委巡察制度 深入开展政治巡察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8-12-03 08:59:46    

    走访村民,向他们了解村风民风情况;调出历年档案资料,逐个单据地核对财务信息;召开座谈会,了解党员干部作风……这是巡察组成员黄剑锋这几个月来参与村(社区)巡察工作的日常生活。不久前,他刚刚结束对狮山镇山南社区的巡察工作,正忙着将巡察报告整理出来,并跟进之后的督查整改。

    这是南海巡察工作的一道缩影。

    近年来,南海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区委巡察工作机构和巡察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政治巡察。今年,结合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南海区部署推进村(社区)巡察全覆盖,建立专项巡察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巡察监督,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一场“政治体检”▶▶推动村(社区)巡察全覆盖

    如今走进南海区大沥镇南湾经济社,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生活幸福感都已显著提升。而这一切都要从今年3月开始说起。

    南湾经济社前社长潘某长期独断专行决定集体事务。区委巡察组一进驻便锁定了他的违纪违法行为,开展深挖细查,并作为黑恶线索移交办理。“经过巡察监督,潘某因职务侵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违纪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社委主要成员被启动罢免程序,重新选举了新的社委成员。”南海区纪委常委、区委巡察办主任郑念英介绍。

    2017年4月以来,南海建立区委巡察制度,并推动巡察利剑直插基层。今年3月23日至4月24日,南海区委开展了第一轮农村基层党组织涉黑涉恶涉腐问题专项巡察,南湾经济社就是在巡察沥西社区党组织时被延伸巡察的其中一个经济社。

    今年8月,南海区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村(社区)巡察全覆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从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综合运用驻点巡察、交叉巡察、专项巡察等多种方式,共开展不少于15轮村(社区)巡察,实现对280个村(社区)的巡察监督全覆盖。

    要想实现村(社区)巡察全覆盖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巡察的范围、强度都非常大,我们面临人力不足等许多困难。”郑念英介绍。

    面对这些困难,区委巡察办组建村(社区)巡察组长库、工作人员库,让各镇(街道)按照政治强、素质好、作风硬、敢担当的基本要求推荐入库人员,至今已有300余名专业巡察干部入库;从库内抽调成员组成村(社区)巡察组,由巡察办统筹安排任务,按照“一巡一授权”原则开展巡察工作。

    此外,“怎么巡”也是门技术活。《意见》提出,按照分类施策、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各镇(街道)对下属村(社区)进行分类筛选,综合研判党组织建设、班子建设、信访举报、“三资”管理、综治维稳等方面情况,区别对待问题较多、问题一般、问题较少的村(社区),综合运用交叉巡察、专项巡察、延伸巡察、联动巡察等多种方式,分类施策、精准覆盖。

    每轮巡察前,由区委巡察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定被巡察村(社区),明确巡察组成员、巡察时间、巡察任务等事项,各巡察组按照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巡察监督。

    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助力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自2018年开始,至2020年底结束,进行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神,南海区委巡察工作紧跟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密结合。

    与南湾经济社相隔3公里的山南社区因为两场大火引起了巡察组的注意。今年7月,随着巡察组的入驻,山南社区的问题也随之暴露,相关涉案的村委干部充当“保护伞”被查处。

    山南社区开发较早,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较多,上级对社区安全生产、消防巡查力度较大。山南社区党委书记李某和社区个别巡查员正是利用安全生产、消防巡查的机会,向企业通风报信以牟取私利。

    “在我们进驻山南社区之前,就已经有村民代表在反映这个问题,巡察让山南社区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在黄剑锋看来,村民对巡察组的信任非常高,巡察也成为反映群众心声的一个良好渠道。

    在巡察过程中,核对账目、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成为巡察组了解村(社区)的重要方式。为了核对清楚每一笔账目,平时直率的巡察组成员们变得“斤斤计较”起来。巡察组成员对村(社区)历年的业务开支都做了详细统计和列表,认真审查资金使用情况。

    同时,巡察组采取了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注重收集来自一线的素材。为了更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巡察组在走村入户时不通知村(社区)人员陪同,根据前期掌握的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走访,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完成民意收集。

    围绕中央提出的10类打击重点,巡查组发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重点了解村(社区)是否存在把持基层政权、垄断农村资源、侵害集体资产、损害群众利益等各种黑恶势力,发现查处村(社区)干部勾结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问题。

    今年3月和7月,南海区委部署开展了2轮农村基层党组织涉黑涉恶涉腐问题专项巡察,对6个重点村(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巡察监督,发现问题197个,移交线索32条,根据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立案19宗。

    注重成果转化运用▶▶推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巡察既是一次以问题为导向的“全面体检”,也是给被巡察单位一个“对症下药”的机会。巡察结束后,巡察组将形成“诊断报告”(即巡察反馈意见),每一个被巡察的村(社区)都需要根据这份反馈意见来进行整改。南海区委巡察工作坚持巡察情况向镇、村两级同步反馈,坚持镇、村同责抓整改。同时强化问题研判,推动成果转化,分别向区委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移交问题,推动开展专项治理,完善制度机制,发挥标本兼治作用。

    “我们在巡察过程中指出的农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有关问题和建议,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推动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打响‘两违’整治攻坚战。”郑念英介绍。

    同时,针对巡察过程中发现的“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公室出台了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十不准”,进一步强化监管和规范。据大沥纪委相关工作人员反馈,“从前因为南湾经济社原社长与出纳沆瀣一气,导致村里集体资产交易混乱,账目不明晰。如今村里的日常事物根据规章制度来办理,管理顺畅了许多。”

    此外,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通过分类处置、从严督办,持续释放巡察震慑。截至目前,依据村级巡察移交线索共立案23宗,党纪处分8人、刑拘9人、行政处罚2人,凸显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的震慑作用。

    接下来,南海区委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村(社区)巡察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特别要发挥好巡察的利剑作用,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