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严肃问责。”这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今年工作作出的明确部署。
这一重大部署,可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现实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大会小会拍胸脯保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转头就忘了;表面高喊简政放权,遇到关键环节却不放手;誓言补齐民生短板,该上马的项目却迟迟不开工……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表态多行动少,大政方针难落地
前不久,有网站用漫画的形式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准“画像”:“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虚多实少”“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实践表明,当前“四风”问题中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
2018年新年伊始,河北省委公开通报了张家口市及蔚县、康保县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的问题。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市县两级11名领导干部被问责,涉及之广,惩处之严,实不多见。
无独有偶,2017年7月,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被中央通报批评,多名官员因不作为不担当被问责。实际上,早在2015年9月,环境保护部就会同国家林业局,对多名责任人进行约谈。相关负责人当时表态也是信誓旦旦,但实际上却“不坚决不彻底,整改落实不力”,导致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突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这类人的存在表现出一种很浮夸的现象,表面上调门很高、表态很好,但在实际行动中又不能落到实处。其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一种虚假的现象,误导上级,让上级看不到其实际的工作。这类人与‘两面人、两面派’类似,都是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此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将造成国家的大政方针无法落到实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杜治洲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危害更甚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它们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党同人民群众分隔开。
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漠是主因
一些领导干部为什么表态多行动少?这其中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包括思想观念的惯性,担当精神的缺失,工作能力的不足,工作方法的单一,体制机制的不完善,等等。
这其中,懒政思维作祟是一重要因素。在沿海地区某县的一场座谈会上,一名镇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头头是道,领任务时承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回去后却只是开了个会部署,极少过问进展,还说“干得好不如说得好”“重点是材料总结要下功夫”。
一些人在表态时,可能也是有干事之心的,但一旦动手时,就感到能力不够,便以简单化的方式来落实上级政策。某地残联在落实国家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规定时,未把握好上级“应补尽补”的精神,以片面的理解匆忙发文要求各乡镇开展“两补”申报工作,使得大批应补贴对象未能享受该享受的补贴;某地在一次关于灾后重建资金拨付情况的检查中发现,一些基层单位拨付工作严重滞后,总是在“上报——审核——重报”中循环,群众颇有微词:“农作物生产都过时了,补助款却还没到”。
一些人官本位思想作祟,长期远离基层和群众,“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在某地一次作风建设民意调查中,有61%的受调查者对党员干部“不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联系群众少”这一状况最不满意。
有媒体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病灶难以根除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有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存在“灯下黑”“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等问题,他们把自己当成改进作风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和践行者。
但归根到底,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漠,忘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哪里来的,忘了自己是为谁服务的,忘了自己应该为谁负责。
综合施策,全方位治理是关键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比如,多地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来服务群众。同时,还建立健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联系制度和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制度,实行定点定期走访,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抓作风建设,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重庆市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强化主体责任,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照镜子找不足,给作风问题精准“画像”;加强纪律建设,督促各级党组织通过提醒警示、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传导压力,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管。
除了抓住“关键少数”外,严格的问责也是纠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近期,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和形成原因,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海南省纪委在铁腕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同时,还对其中的多起典型案例进行通报,以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针对扶贫领域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福建省纪委在全省开展入户访查全覆盖,查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搞变通走过场,以及监督不严、查纠不认真、责任追究不到位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线索。
有专家表示,应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充分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党员干部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防止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对确实构成违纪、需要追究党纪政务责任的党员干部,该调整职务的调整职务,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