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集体“三资”管理不够规范、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何破解?
去年以来,茂名化州市纪委监委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村级廉政监督“一站三员”工作机制,把监督“探头”架设到基层一线,筑牢农村基层廉政“防火墙”。
“一站三员”打造基层“监督哨”
“一站”即村级廉政监督工作站,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合署办公,由镇街党委直接领导,镇街纪委具体指导,镇街党委班子成员挂点联系。“三员”即特派员、指导员和监督员。特派员从镇街挂点领导中产生,指导员从镇街驻村干部中产生,监督员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中产生。“三员”由市镇两级审核,由市纪委监委聘任,任期与镇村换届同步。2020年1月,化州市23个镇街367个村级廉政监督工作站已全部挂牌运行,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
按照有办公场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经费保障“四有”标准,该市纪委监委、各镇街党委和纪委以及各村(社区)党支部积极支持,为工作站配备办公室、办公用品和工作设施,开辟宣教专栏,并根据实际情况保障工作经费,确保“一站三员”工作顺利开展。
“一书一册一图”推动监督“规范化”
为使工作站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化州市纪委监委根据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要求,明确村级廉政监督“三员”履行14大项32小项工作职责,该市纪委监委履行9项管理职责,镇街党委和纪委履行6项管理职责。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收集汇总各级有关村级监督、“三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度文件22份,编制《村级廉政监督法规制度汇编》,并印制成小册子下发;制定《化州市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流程图》,梳理并明晰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集体资产交易、财务开支、工程实施等10个方面村级事务的规范流程,张贴到各村(居)委会。通过“一书一册一图”,指导村级廉政监督工作站将监督关注点由注重资金监督向涉及资金、资产、资源等村级事务各个方面和领域拓展,将监督切入点由注重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转变,确保监督瞄准重点,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九种方式”盯紧基层“微权力”
为充分发挥“一站三员”基层监督“探头”作用,实实在在盯住基层“微权力”,化州市推行实施“九种方式”监督:会议监督、走访监督、接访监督、流程监督、审核监督、专项监督、公开监督、节点监督、平台监督。
其中,流程监督指根据《化州市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流程图》,对“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经费开支、事务安排、便民服务等各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全流程监督;节点监督指聚焦换届选举、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关键节点”,对村干部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并加强监督检查;平台监督指依托全市党风廉政大数据监督平台,紧盯工程招投标、“三公”经费、行政审批、扶贫领域、“三资”管理等五大领域进行实时跟踪监督。
目前,化州市村级廉政监督工作站已实施监督1101次,走访群众1668人次,收集问题67个,解决问题23个,移交线索6条,“防火墙”作用成效初显。(化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