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滔滔大河,在典籍中“取一瓢饮”的话,我首推《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先秦诸子中的一位。记载其言行的《晏子春秋》,自然可归入优秀传统文化之列。字里行间中,不难窥见晏子如何身体力行今天所提倡涵养的这种精神境界。点校者梁运华先生在“前言”中说:“二千多年过去了,读读《晏子春秋》,晏婴的形象依旧那么高大。”
不妨就从衣食住行看起。
在穿的方面,晏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这件事,孔子弟子有若在《礼记》中郑重推介:“晏子一狐裘三十年。”晏子裘,就此成为勤俭的专有名词而享誉后世。
在吃的方面,晏子“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苔菜耳矣”,糙米饭、三只鸟、五个蛋,再加点青菜。其时,吃饱糙米饭,乃士人第一个愿望;第二个,菜里有三只禽鸟;第三个,有五个蛋。晏子说自己没有多大贡献,却一顿饭就达到了士人的三重愿望,待遇够高了。有一次晏子吃午饭给梁丘据看到,“肉不足”。还有一次,晏子正吃着呢,“景公使使者至”,便添双筷子,结果“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在住的方面,景公有三次要给他调整,他都拒绝了。第一次,景公以“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又小又吵为由。晏子不搬,一因先人就住在这里,二因靠近市井,买东西方便。第二次,晏子使鲁,景公乘机“为毁其邻以益其宅”。晏子返国知道后,“待于郊”。他派人告诉景公,你这么一来,人家肯定认为是我在背后搞鬼,远亲不如近邻,把邻居的房子拆了扩大我家的,“夫大居而逆邻归之心,臣不愿也”。第三次,景公来了个动之以情:“寡人欲朝夕见,为夫子筑室于闺内,可乎?”晏子则晓之以理,“隐而显,近而结,维至贤耳”,不要弄巧成拙了。
在行的方面,晏子“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了说,难道“夫子之禄寡耶?”晏子说,不少,不过,“臣得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景公仍然叫梁丘据送去“辂车乘马”,晏子“三返不受”,景公不高兴了,你不坐,我也不坐。晏子解释道,你以我为相,如果我好车好马地享受,大家都跟着效仿,“臣无以禁之”。
在对待老婆方面,晏子就更可称为典范了。景公在他家喝酒,见到晏妻“老且恶”,马上提出把自己“少且姣”的爱女嫁给晏子。晏子说,现在我老婆的确又老又丑,但我与她已经共同生活了那么多年,并且她当年也年轻漂亮,那个时候她把自己托付给我,而我也承诺了,“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即背)其讬乎?”
当然,清廉自守只是为官的基本前提。晏子更重要的品质正如孔子所评价:“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为百姓做事而不自矜,匡正所辅助的三朝国君的过失而不居功自傲。(田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