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时,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惟仁之处,惟义之行。临财苟得,见利反义,不义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也。
——《盐铁论·地广》(汉·桓宽)
■译文
古代君子,守住正道以取得美名,修身养性待时机到来,不因为贫穷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身份低下而改变志向,以仁处世,以义行事。见财就起贪心,见利就忘大义,违背礼义而得到财富,无名无实而取得富贵,这是君子不愿意做的。
■解读
这段话出自汉代文士桓宽所著的《盐铁论》,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一句。内涵与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同理,显示出古代君子士大夫的气节和操守。
南宋清官张孝祥在送幕僚张立之到临江做判官时,赠言“炎凉无改节,夷险有忠谋”,意思是无论世事怎么变化,绝不趋炎附势,改变自己的节操;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能一如既往为国家出谋划策。张孝祥不仅严以律己,还不忘叮嘱同僚,要坚守节操,刚正清廉。
共产党人李大钊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在就义前他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须要取得光荣的胜利!”其中的凛然风骨、傲然气节可见一斑。
先贤志士的气节风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党员干部要甘贫守志、贫贱不移,不图名利,不贪享受,不为物役,才会堂堂正正,活出尊严和人格。(朱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