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重温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血脉

——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南粤清风网 日期:2019-11-05 17:40:18
【打印】

在新中国70华诞前夕,省纪委监委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党支部赴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瞻仰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追溯战火燃烧的岁月,接受革命红色教育。

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入门便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两旁苍松翠柏如肃立的卫士,道路尽头便是直冲云霄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碑体四周雕刻着广州起义战斗过程,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英勇奋战。全体同志手拿白菊,向纪念碑三鞠躬,寄托哀思;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在烈士英灵的见证下,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岗上红花开遍地,卅年前事永难忘。”92年前,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发动了广州起义。由于敌众我寡,起义最终宣告失败,短短6天的时间里,共有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广州起义是我党领导武装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独立革命战争和创造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为中国近代革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看到碑体图案上一个个凝固、青春、曾经那样鲜活的生命,我们倍感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感肩上责任之重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的血衣和遗书,一针一线,一字一句,饱含着深明大义的豪迈气魄,流露着对亲人的牵挂与不舍。曾记否,红花岗刑场上周文雍与陈铁军那场悲壮的婚礼;珠江岸边女兵班班长游曦“宁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呐喊……在新中国70华诞的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这盛世华章,终如您所愿!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见证,是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农民革命运动实践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源头之一。1926年,为应对北伐战争,国共两党开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担任所长。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农民运动讲习班,与广州农讲所一脉相承,为大革命时期培养了数百万的农民力量。纪念馆中,毛主席当年办公室里的陈列十分简朴,一张书桌、一个书架、一张木板床、几把椅子便是全部。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我们都为之自省。

缅怀历史,是为了走好今后的路。“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一个个难关,创造一个个奇迹,与坚定的革命意志、高尚的革命情怀、优良的革命作风密不可分。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始终保持冷静清醒,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战胜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苍松翠柏,青峦不改;怀古知今,别有蕴意。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怀着满腔热忱踏上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征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红色永续,血脉传承,我们一定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