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笔录前先打草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18-02-13 09:25:08
【打印】

“走,下村去!今天和我到高吏目村去调查群众信访件。”“好。”我一边准备着下村的资料,一边看着镇纪委宋书记整理着文件包。和往常一样,他依旧在笔录纸中夹着一沓草稿纸。

临近中午,我们来到村民家里。向群众简单询问了一番后,宋书记在草稿纸上记录下几个询问要点。这样的场景在我到醒狮镇的半年时间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

回想到半年前第一次下队时,我们在一农户家中做询问笔录。询问开始之前,宋书记先在一旁拿出草稿纸写着什么。当时我很纳闷:“为什么不在笔录纸上直接记录询问内容,而要先打草稿?这真是费时又费力。”事后,宋书记解答了我的疑惑:“打草稿能把整个案情的疑点先列下来,然后笔录就围绕这几个要素来问,串联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线,这样的询问调查,语言更有条理、思路更清晰,既得到了答案,又提高了笔录质量。”

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也逐渐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调查记录。最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打草稿经验,常常是问不到点子上。一次在接待一位老人反映问题时,由于老人年纪大,语无伦次地向我抱怨了一通:“家里房子破旧……儿子外出务工,家里没劳动力……向政府申请补助……房子委托村支书修建,漏水严重……”从这些看似不关联的问题中,我似乎听出了些什么,但想做记录却又感到无从下手,场面一时尴尬起来。我慢慢回忆当初宋书记作笔录前的一些细节,拿出草稿纸,把老人反复说的几个要点记录下来,理顺思路。随后我围绕这几个要点,一个一个地询问,把这些要素联系起来。在我的引导下,老人逐渐说明了事由。最终,一个村干部侵占农户危房改造资金的信访调查笔录被清晰地整理在案。

如今,笔录前先打草稿已经成为我的工作习惯。每次打完草稿,带着问题询问,少走了弯路,更避免了出错。从第一次下笔时的窘态到现在的从容,从一张草稿纸到一摞草稿纸,每一次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每一次看见群众满意的笑容,我的心里满满地都是成就感。

笔录前先打草稿,这个工作方法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我人生路上学到的宝贵本领。(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