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委屈”的老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18-05-02 09:23:35
【打印】

“老陶的父亲已经九十多岁了,还患有老年痴呆,出门不便。我这样做,他不就不用亲自到场了吗?我这是方便群众,也没有引起什么不良后果。你说说看,我有什么错?”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剑山村党支部书记老王委屈地看着我,情绪有些激动。

事情还要从去年下半年说起。崇川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后,原本在区住建局工作的我被调到区纪委派驻第四纪检组,成为一名纪检新兵。刚入职没多久,纪检组组长就交给我一封举报信,让我配合她进行核查。

随即,我仔细看起了举报信。举报人反映:剑山村党支部书记老王给仍然在世的一位老人开具了死亡证明。

难道真有这样荒唐的事?我立刻向组长作了汇报。“我们先不要下定论,要把真实情况核查清楚。如果反映属实,说明这名干部的工作作风存在问题。这样的事儿,极易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组长对我说。

随后,我们到街道查阅原始资料,向村干部及村民了解情况……从核查的情况看,这其中虽然没有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但开虚假证明的情况属实。在核查中,一些村民也表示,老王是个热心肠的人,非常乐于助人。

“你是不是开具过假的死亡证明?”在随后与老王的谈话中,我们直截了当地问道。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一天,村里的老陶来找我,说要请村里出具户籍底册名单证明,去公证处做公证使用。但由于公证处要求所有利益相关人到场签字,其父身体不好,他又请求我以村‘两委’的名义证明老父亲去世了。我也是出于好心。说实话,当了村支书后,我一直兢兢业业,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老王说着,越发觉得委屈。

“老王,你也是多年的老党员、村里的老支书了,连这些工作纪律也不知道吗?不管会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你这是弄虚作假。”组长语重心长地说,“你写下‘病故’两个字的时候,是代表你自己吗?你代表的是一级党组织。”

老王叹了口气,盯着谈话室墙上的党旗,若有所思。

“即使是帮助群众,也应该坚持原则,不能突破实事求是的底线,不能当无原则的‘老好人’,否则就会影响群众对党的印象,破坏群众对组织的信任,你说是不是?”

“你说得有道理,这件事我确实欠考虑了。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谨慎对待,改进工作作风。”老王惭愧地低下了头。

“做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件事就只有开具死亡证明这一条路吗?你实事求是地说明老陶的父亲年事已高,且患有重病、行动不便,我想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我给组织抹黑了……”老王说。

最后,按程序报批后,我们对老王进行了诫勉谈话。一开始觉得百般委屈的老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心诚意地接受了谈话,并作了深刻检讨。

这起信访件划上了一个句号,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对党员干部而言,对待群众工作,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更应秉承实事求是原则,踏踏实实履职,认认真真担当,不光要在大方向上把稳舵,“小问题”上也不能有“过得去”的心理。

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应该深入基层,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阶段,切实做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顾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