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梅州市委第三巡察组进驻兴宁市径南镇柏塘村、泥陂镇官陂村半个月,发现问题14个,问题线索6条;县级交叉巡察第七组进驻五华县转水镇益塘村、黄梅村10多天,发现问题24个,问题线索7条……近段时间,巡察“利剑”在梅州基层频频释放震慑力。
这是梅州先行先试,开展村级巡察取得的初步成效。3月下旬,根据梅州市委和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以及省委第九巡视组提议和指导,梅州率先探索开展村级巡察,32个巡察组进驻64个村(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村级巡察。截至目前,巡察工作发现问题648个,线索196条,立案8宗8人。
“通过探索开展规范化、常态化的村级巡察,我们把‘利剑’直插基层,为的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号传递到基层,深入百姓心中,把管党治党的责任和压力层层压实到基层各级党组织。”梅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黄建固说。
全面“体检”
32个巡察组进驻64个村(社区)
“转水镇益塘村2015年危房改造一户一档资料”、“党组织生活会议记录簿”……3月17日,五华县转水镇党委办公室,厚厚的资料铺满了会议桌。负责转水镇益塘、黄梅两个村村级巡察的工作人员正埋头仔细翻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抽丝剥茧”,工作人员发现了不少问题线索的“蛛丝马迹”。
在梅州村级巡察工作全面铺开后,这样的场景在巡察组入驻之地是常见的。
3月8日,省委第九巡视组组长王晓超在听取梅州市纪委工作专题汇报时指出,巡察工作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并亲自支招、点题,指导梅州先走一步,探索开展对行政村的巡察工作。10日,梅州市委专门召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全市开展村级巡察的工作方案》。15日,梅州市委书记谭君铁在听取七届市委第二轮巡察工作情况专题汇报会时,对此项工作作出明确指示、提出具体要求;23日,梅州召开村级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28日,省委第九巡视组组长王晓超参加全市村级巡察工作出征前动员会时,勉励巡察干部坚守职责担当,提高履职能力,勇于探索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开展村级巡察工作,推动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先行先试,雷厉风行,不到一个月,梅州市村级巡察工作全面铺开,5个市委巡察组、8个县级交叉巡察组和19个县(市、区)委巡察组,“三个一批”组成的巡察组在省委第九巡视组的指导下,市县联动,进驻64个村(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村级巡察。
巡察重点围绕村级组织在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过程中是否存在打折扣、搞变通、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村级组织建设是否存在软弱涣散,村(社区)干部作风是否存在歪风邪气、蛮横霸道、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村(社区)干部在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富农惠农政策中是否存在虚报冒领、雁过拔毛、优亲厚友、截留私分;村(社区)干部是否存在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六方面问题开展。
目前,各巡视组已基本完成初步调查,正进入紧张的核实、梳理阶段。
“巡视公告贴出去后,群众反响很热烈,每天都有很多来访、来电、来信。”梅州市县级交叉巡察第七组组长钟文锋说。
敢动真格
一竿子插到底 直面最棘手难题
“你叫什么名字?现在身体怎么样?家里建房子补贴了多少钱?”在兴宁市径南镇柏塘村五保户刘其清的家里,梅州市委第三巡察组组长张德中正在做入户调查,一边询问一边示意同行组员用手机打开惠民信息平台对刘其清所答进行核实。
巡察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基层情况复杂,此次巡察时间紧、任务重,为实现一竿子插到底的效果,巡察组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斗智斗勇”。
“走村串户摸情况,人机对碰找线索。”张德中对所在组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为更高效推进巡察工作,巡察组通过张贴巡察公告,设意见箱,开动员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老党员谈话等形式了解村内具体情况,搜集初步线索,同时结合惠民信息平台等网络大数据比对出关键信息。
为在巡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线索,巡察组还在“细节”上下功夫。梅州市委第三巡察组副组长吴海静在检查意见箱时发现,放在村委会门口的意见箱正对着村口的监控探头,为了打消群众顾虑,吴海静当即拆下箱子,放到监控范围之外。
“斗智斗勇”之余,加班加点也是常态。县级交叉巡察第一组组长钟小明说,现在上班的节奏是“朝八晚十二”,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12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巡察组的努力下,不少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浮出水面,径南镇柏塘村的矿场问题就是其中一项。
站在柏塘村村委会大门口可见,不远处一大片光秃裸露的山坡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裸露的山坡是一个石矿场,这个矿场与另一处瓷土矿场是他们进驻柏塘村开展巡察以来,村民反映的热点问题。
“我们去现场看了,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对百姓生活确实影响很大。”张德中说,接到村民的反映后,市委第三巡察组立即着手调查,石矿场开于上世纪90年代,瓷土矿场开于2007年,属历史遗留问题。受矿场开采影响,村里不少山林被毁,造成水土流失。
“我们了解了信息之后,立即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共同推动矿场处理事宜。”张德中说,目前,这两个矿场正停产整顿。
与此同时,巡察组在核查过程中敢于直面最棘手难题的作风也进一步打动了当地群众,反响热烈。钟文锋说,巡察组根据群众的反映,入户到当地一个比较“牛”的小老板家里核实情况的事情传开后,第二天来反映情况的群众更多了,有近二十人联系巡察组。
形成震慑
巩固成果去沉疴 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要不是你们这次来巡察,我三年都学不到这么多东西。”这是巡察工作开展后,五华县郭田镇龙潭村村委会主任黄城朋,对梅州市委第五巡察组副组长叶丽君说的一句话。
在五华县纪委书记梁英浩看来,此次梅州全面开展村级巡察起码达到了四层效果:一是遏制了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同时对基层干部下来的工作起到警醒作用;二是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工作管理秩序,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三是畅通了信访渠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反映问题;四是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我全程跟着巡察组工作人员一起办公,真的受益很大。”转水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邓文斌说:“下一步,我们会针对在配合工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再次完善对村级的治理监管工作。”
在肯定效果的同时,作为一次创新探索,梅州也在总结经验,针对困难不足提出建议。兴宁市纪委书记冯振表示,巡察工作是对巡察党组织的“全面体检”,需要进一步细化“指标”,这些“指标”也就是各级文件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以资料汇编的方式汇编成册,以利于在巡察工作中运用。
针对各巡察组在巡察过程中所遇见的困难和困惑,日前,梅州市委巡察办派出多个小组赴各地调研督导巡察具体情况和收集改善工作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工作方案。
梅州市纪委常委、市委巡察办主任张灼明表示:“开展村级巡察就是要让村干部感受到,自己是有人监管的。下一步村级巡察还将进一步铺开,逐步实现全覆盖。同时针对此次的巡察结果,我们也将加快整改落实,做到边巡察边整改,形成常态、有效的震慑效果。”
黄建固指出,开展村级巡察,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到中央、省委、市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扭转农村基层反腐败存在短板的局面,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每一条每一项都要紧盯不放,从严整改、严肃处置。”黄建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