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近年来,韶关市乳源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通过“巡镇带村”、“巡察+派驻”双向联动等方式,推动巡察监督向村居延伸,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全县115个村居(社区)巡察全覆盖,共推动解决涉及饮水、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21个,惠及55个自然村5万多名群众。
针对地域特点,下沉一线“照方抓药”
“用瑶语讲,我就听得懂,原来巡察工作就是来听我们老百姓讲真话、给老百姓办实事的。”乳源县必背镇的一位瑶族老大娘深有感触地说。
乳源县结合当地民族特点,利用瑶汉双语广播、客家话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把巡察巡什么、怎么巡、怎么改等问题为群众讲清讲透。
同时,该县巡察机构采用“巡镇带村”的方式,每天派出两个走访组到不同的自然村走访,重点了解惠农资金、惠民救助、脱贫政策享受等方面问题,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并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线索。
针对在巡察整改过程中发现部分民生问题病灶集于一处,病因源自多方,整改过程中涉及部门多、解决难度大、监督力度弱的问题,乳源县委巡察机构积极探索,结合当地实际,构建“巡察+派驻”双向联动的监督格局。派驻纪检监察组对被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全程实时跟踪督办,将问题整改压力直接传导到问题涉及的各个单位,推动涉及单位尽职履责,切实提高巡察整改质量。
聚焦群众关切,巡在实处察出实效
“以前吃水很困难,好多年都没解决的问题,巡察组一来,我们就能喝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了!”大桥镇岐石村的村民感叹道。
2018年6月,乳源县委第七轮巡察进驻大桥镇后,大桥镇多个村委反映吃水难问题,且多次向镇政府反映,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巡察组经过实地走访了解村民所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且仍未解决,巡察组及时向大桥镇进行反馈,并要求限期拿出整改方案及措施,给群众满意的答复。
在与被巡察单位一对一单独反馈的基础上,该县巡察机构充分发挥巡察监督撬动效应,使群众反映的吃水难问题得到了县委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县委巡察机构与县水务局、县银源公司就乡镇如何妥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项进行会商,合理统筹,推动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保障工程规划。截至2020年4月,新建和改造山区集中供水工程33宗,安装一体化净水设备29套,安装消毒设备211套,增加和改善8.54万人饮用水水量和水质。
强化成果运用,靶向发力督促整改
为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对巡察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该县委巡察办发出整改督办通知书,并约谈被巡单位主要负责人,责成“二次整改”、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县委书记约谈被巡察党组织“一把手”4人,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约谈整改问题不到位的党组织“一把手”1人、领导班子1个,被巡察党组织负责人约谈下一级负责人37人次。
(乳源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