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路灯建设工程19.9万元,分布式光谱发电项目29.3万元……”在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大埔县的贫困村,巡察组工作人员翻开扶贫资金使用台账,与项目资料逐一对比印证。
这是海珠区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工作中的一幕。今年5月,为加大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海珠区派出2个巡察组,到梅州市大埔县省定贫困村开展为期8天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
走村入户 开展“拉网式”巡察
“去年咱们村扶贫帮扶项目发的猪苗都领到了吗?现在养殖得怎么样?”刚走进光德镇上漳村一户贫困户家,专项巡察组工作人员就和村民亲切地“唠”起了家常。
为了深入全面了解相关贫困村对口扶贫工作情况,巡察组进驻大埔县后便展开了“拉网式”检查,深入大埔县10个镇的35个省定贫困村逐一走访,实地查看扶贫资料档案和项目情况,与镇、村两级领导干部,驻村扶贫干部及贫困户、村民面对面交流,通过听、查、看、核、验等多种方式检查扶贫工作实效。
“实地化、全覆盖式的专项巡察更有助于深挖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精准发力、攻坚突破。”据海珠区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巡察期间,巡察组共召开座谈会26次,查核扶贫台账、账簿、凭证500多份(册),发现问题线索2条,推动各村立行立改问题7项。
把握重点 紧盯资金管理使用
“这一笔扶贫资金支出为什么少了镇政府的审批材料?”在西河镇的贫困村,专项巡察第一组在台账材料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原来,在该村菊叶薯蓣种植产业扶贫项目的支出账目里,存在着三方审核支付手续材料欠缺的问题。经巡察组指出问题,该贫困村对口帮扶单位、所属镇政府及村委会就相关情况追根溯源、作出情况说明,同时举一反三,立即成立工作小组对相关扶贫专项项目资金开展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堵塞漏洞。
专项巡察第二组在检查中同样发现了不少类似问题。在高陂镇下属贫困村查看水电站项目台账时,巡察组发现该项目收益分配方案中,用于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比例为60%,经巡察组提出建议,驻村干部征求了海珠区扶贫办、大埔县扶贫局及帮扶单位的意见后,在初步整改中将该部分比例提高到了80%。
“必须确保扶贫资金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专项巡察第二组负责人表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是此次专项巡察的重点之一,巡察中发现各贫困村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支出程序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精准核查 严防“台账脱贫”
“巡察寻找线索、发现问题既要靠‘千里眼’,也要靠‘顺风耳’。” 专项巡察组工作人员介绍道,除了检查资料、开展座谈,巡察组更注重从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只言片语”中,了解当地群众实实在在的脱贫情况。
“天气热起来了,喝水也难起来了。”日前,茶阳镇梅林村一名74岁的贫困群众告诉巡察组,由于连日高温导致村里的储水池水位降低,他居住在半山腰的家里因水压过低停水了,需要沿着陡峭的山路出去挑水解决用水问题。
这一情况与扶贫工作台账并不相符。在翻看文档资料时,巡察组看到该村包括“有安全饮用水”的“八有”目标均已完成,而走访中,却仍有部分群众反映个别区域存在缺水问题。
安全用水事关群众生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巡察组立即对驻村扶贫干部提出巡察建议,并迅速将当地用水情况报至帮扶单位和当地镇政府,力促妥善解决村民用水问题,推动“八有”脱贫标准落到实处。
次日,巡察组收到驻村干部的整改情况反馈:“老人家里的供水恢复了,同时我们也马上跟进申请资金在相应地点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海珠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