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悦读 > 悦读要闻 > 正文

破除贪腐之欲 建设清廉中国——读《贪婪的七宗罪》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19-10-24 08:51:20
【打印】

英国文学评论家、社会批评家斯图尔特·西姆所著的《贪婪的七宗罪》,从经济紊乱、金融危机、食品隐患、医保黑幕、政治动荡、体育丑闻、名流乱象等七个方面,深入剖析批判各种贪欲现象,描述了贪婪给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对于研究腐败心理、防范廉政风险具有启示作用。

贪婪是腐败的心理根源。贪婪是生存本能异化,是超过需求的过度占有,是“占有性个人主义”在社会各领域的延伸,体现为对金钱、食品、性、权力、功名等强烈的占有欲望。贪婪严重侵蚀社会责任和良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威胁,当今社会存在的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都与人性的贪婪有关。权力的腐蚀性根源于人性的弱点和贪欲。腐败由贪欲而起,本质是以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是权力的异化、滥用。

贪婪损害忠诚度。贪婪具有排他性、虚伪性、传染性等特点。贪婪者不知节制、毫不知足,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丢弃信仰,损害忠诚。腐败分子背离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有的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有的准备随时“跳船”“开溜”,根本上是贪婪作祟、私欲至上。反腐败必须加强政治监督,坚决打击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派、两面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新自由主义助长贪婪。作者认为,西方国家奉行的新自由主义,导致贪婪盛行,贫富差距加大,不平等现象加剧,腐败层出不穷。一旦严重失控,就会对政治和社会产生毁灭性影响。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渗透,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市场监管,破除各种潜规则,决不能让一些腐败行为滋长蔓延,最终发展成制度性、社会性腐败。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遏制贪欲是防治腐败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一体深化“三不”机制建设,把贪腐之欲关进围栏里,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减少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腐败动机,引导党员干部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社会责任和良知,弘扬奋斗进取、崇廉尚洁、知足知耻等价值理念,坚决防止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滥。(钟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