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日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大湖镇高螺村回访,村干部介绍该村茭萣港鱼塭重新发包的情况:“这个鱼塭之前的承包价很低。这次专项整治,我们把塭收回来放到‘三资’平台重新发包,承包价涨了许多,村集体收益大幅提升。”
此前,海丰县纪委监委收到有关高螺村鱼塭承包的问题线索举报,随即开展调查,查明该村茭萣港1宗鱼塭承包合同存在暗箱操作、价格偏低等问题。在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向大湖镇制发监察建议书,推动问题整改。随后,该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茭萣港鱼塭合同通过省粤农交平台重新发包进行交易。
2024年以来,汕尾市纪委监委把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合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着力点,深入纠治顽瘴痼疾。汕尾市纪委监委围绕以权谋私、不担当不作为、“新官不理旧账”等5方面整治重点,推动实施自查自纠、全市联审、巩固提升等7项具体措施。截至目前,该市共排查出不规范合同3296宗,推动完成整改1126宗,挽回经济损失2263.93万元。
在此基础上,汕尾市纪委监委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联合办案等方式,对在农村资产资源流转、租赁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以权谋私、违纪违法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对以干部商议代替集体表决、阴阳合同、拆分合同、“平台外”合同等“三资”管理领域失职失责问题,及时启动问责调查。截至目前,该市共立案100件,处分62人,移送审查起诉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