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军从广东千帆竞发,强渡琼州海峡,拉开了解放海南岛的大幕。
强渡琼州海峡
从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历时56天,人民解放军发起海南岛战役,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军陆海空“立体防御”,创造了海战奇迹。
广东人民为这场战役作出了积极贡献。后来解放军还向广东徐闻县委、县政府分别赠送两面锦旗,表彰徐闻人民在解放海南的战役中立下的功绩。
用木船打败敌人军舰
粤桂边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部分残余势力纷纷逃往海南岛。1949年12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以第四十三军和第四十军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统一指挥,准备解放海南岛。
华南分局决定把解放海南岛、解放全广东作为1950年广东省中心工作的首要任务。1月2日,华南分局发出《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必须以全力支援并迅速调集大量船只、船工、器材、经费和进行各种应有的充分准备”;1月30日和3月22日,华南分局连续两次召开海南岛战役支前工作会议,着重研究解决粮草、船只、经费等问题,并决定设立广东省支前工作委员会。
战前,广东各地筹集粮食7000余万斤,船只2666只,牛车4.5万辆,有力地保障了前线的需要。同时,还动员船工1.2万人、民工96.6万人;建筑公路3264公里、桥梁94座、渡口6个。
在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人民解放军即着手部署渡海作战。3月5日和26日,渡海作战部队组织了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共8470余人的部队,分两批四次,冲破国民党军飞机、军舰的封锁和拦截,渡过琼州海峡,登上海南岛。
4月16日晚7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强渡琼州海峡。第四十军6个团共1.8万余人,乘船300多只,于徐闻西南的灯楼角一带海岸起渡;第四十三军两个团共6968人,乘船81只,由徐闻南面的三塘一带起渡。
在此战中,指战员们凭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把敌军舰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在海战史上创造了“木船打败军舰”的奇迹。
解放海南 功在徐闻
据徐闻县地方史记载,准备解放海南前,该县成立支前司令部,发动群众,全面支援前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据统计,直至海南解放,徐闻全县共献粮食441万斤、马料100多万斤、木柴315万斤、木板6万多块、银元4万多元,还有电杆、铁钉等一大批物资。同时,该县先后组织修路民工5万多人,突击劳动两个月,修筑公路20多条,长达380多公里,还组织牛车协助解放军及时运送弹药、粮草。
解放海南,需要组织大量的船只。当时,徐闻县共征集帆船486只,招募船工1519人。为了使部队适应海上作战,船工们不顾敌机的袭击,冒着寒风恶浪,配合部队进行海上练兵。在运送部队渡海作战中,船工们和解放军同仇敌忾、并肩战斗,谱写了中国人民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1950年5月26日,人民解放军第第十五兵团举行“解放海南庆功大会”,徐闻县牺牲的50多名船工被追认为烈士,150多人被授予“渡海功臣”“渡海英雄”或“支前模范”等光荣称号。十五兵团还向徐闻县委、县政府分别赠送了“有力支前,胜利保证”和“解放海南,功在徐闻”两面锦旗,表彰徐闻人民在战役中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