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对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此前,在年初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存在的突出问题,鲜明提出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四次全会部署,必须准确把握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不断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效能。
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体现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一路走来,我们党坚持不懈严明党的纪律、改进党的作风、旗帜鲜明反对腐败,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基于百余年管党治党的经验积累,特别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反复强调、常抓不懈。“还有些不正之风也属于腐败范畴”,早在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这些似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但面广量大,已经成为诱发腐败的直接动因,其危害不可小视。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往往源于小事小节的失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深刻认识不正之风和腐败之间的关系,警惕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风险。从指出“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到提出“预防腐败必须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到强调“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再到作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科学论断……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一体推进纠治“四风”和惩治腐败指明了前进方向。
风腐同查同治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风腐一体查治的理念和要求,是随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纵深推进而不断清晰、完善起来的。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者虽表现形式有别、危害程度不同,但同根同源,都是党员干部背离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动摇的具体表现,是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根本指向是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既有风助腐成,也存在腐涨风势。风腐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同查同治、一体深化,坚决斩断风腐勾连的链条,有效遏制风腐滋生蔓延。
在不同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同,我们党始终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从问题表现看,风腐问题也在不断变化,每个时期有其阶段性特征、主要矛盾。具体到当前,风腐交织的特征更为凸显,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只要查处腐败,背后基本都有作风问题;很多作风问题,也往往演变成腐败。高压之下仍有少数干部不知收敛,风腐交织问题呈现出一些新动向,成为当前的一个纠治重点。比如,醉翁之意不在“饭”而在“局”,奢靡享乐催生利益勾兑;弄虚作假的形象工程,表面“贴金”内里“烂尾”,暗藏权钱交易的污垢。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不良因素长期积累叠加的结果,具有显著的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极易死灰复燃,这就决定了对其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在深刻洞察规律和精准研判形势的基础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深远系统的考虑,作出科学周密的部署。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反腐败专门力量的职能作用。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对党章进行修改。十九大党章明确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并在纪律检查机关主要任务中增写“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内容;二十大党章进一步充实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增写“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内容,并丰富了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式手段,强调了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方针方略。党章的修改,再次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鲜明态度,丰富拓展了正风肃纪反腐的理念思路,也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坚实保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推进整饬作风、惩治腐败,不断以正风反腐的新成效赢得党心民心。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进一步健全风腐同查的工作机制;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进一步指出,既要“由风查腐”,又要“由腐纠风”;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用“四个以”对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作出系统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方向、有效举措。从一体推进反腐败、纠“四风”,到风腐同查,再到风腐同查同治,纠治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问题更加紧密地贯通起来,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凝结着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
2012年12月4日,距离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立下了中央八项规定这一“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从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对党的形象损害最大的作风问题入手,精准发力、直打七寸,我们党成功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迈出了对全党进行革命性锻造的关键一步。
“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对于改进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既作表率、也交任务,既指方向、又教方法。坚持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形成“头雁效应”,营造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坚持抓细抓小,从一包烟、一饼茶、一瓶酒、一顿饭等具体事情抓起,从小处划清“公”“私”界限,掘出作风建设大纵深;坚持抓长抓常,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驰而不息,在“长管长严”中推动作风建设坚定前行。
不断总结固化实践经验,在坚持中深化。2015年、2018年和2023年,党中央先后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仅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条例相关条款,还针对监督执纪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充实完善部分条款,特别是对一些改头换面、由明转暗的作风顽疾紧盯不放,同时不断增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处分规定的针对性。纪检监察机关在对违纪违法干部的通报中,也将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与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一起通报,且放在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之后。4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连续第139个月公布月报数据。一系列举措极大增强了正风肃纪的震慑效果,传递出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我们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以雷霆之势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经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我们党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激浊扬清、涤荡痼疾的切入点和动员令,以小切口带来管党治党大变局。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对“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和“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进行了再部署。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必须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
坚持系统思维管党治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征。党中央提出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促进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一方面,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先后开展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我们党既以铁的纪律从严管党治党、整治各类违纪行为,又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不断织密织牢制度之笼,在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先后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等数十部作风新规,为党员干部划出清晰的作风红线。
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循道而行,方能功成事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腐同查同治的重要要求,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将风腐问题统筹来抓,进一步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创新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方法,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保持风腐同查高压态势,严惩风腐交织问题。当前,风腐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仍有不同程度的潜滋暗长,既有易发多发的老表现,也有改头换面的新苗头。必须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一刻不停惩治腐败,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有效遏制风腐滋生蔓延。要坚持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查处、双向突破,既“由风查腐”,在查清“四风”问题的基础上循线深挖,对背后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深查细究严治,坚决防止由风及腐、由风变腐;又“由腐纠风”,注意从腐败案件中发现“四风”问题线索,查清查透涉案人员的“四风”问题,坚决斩断风腐勾连的链条。
不断深化风腐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腐败问题成因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因而对风腐交织问题,不仅要从严查处,更要强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推动转作风树新风、铲除土壤净化生态同向发力。既要注重查找风腐一体典型个案暴露出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分析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围绕风腐一体防治,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也要深入分析风腐一体类案的发生规律,对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加强研究,准确把握风腐一体新特点新动向,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运用好风腐一体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探索创新弘扬新风正气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党员干部涵养尚俭戒奢、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
完善“查”“治”贯通的工作机制,坚决阻断风腐演变。风腐同查同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统筹、打通堵点、形成合力。要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要求贯穿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等各方面,落实到党风政风监督、巡视巡察、信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中。统筹用好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派驻等力量,加强与审计、统计、财会等监督贯通协调,健全完善信息、资源、成果等共享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不断增强风腐同查同治的系统性、协同性。压紧压实风腐同查同治责任,通过约谈提醒等方式,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同时也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知责、担责、履责,针对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堵住作风问题“小管涌”,进而防止出现腐败问题“大塌方”。
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不断提升同查同治水平。从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制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构建贯通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到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纪检监察一体化工作平台,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再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善用科技赋能的要求一以贯之。有效应对反腐败斗争新情况新动向,应对不正之风的由明转暗和改头换面,就要善用“大数据”,借助数据汇集、碰撞比对、关联分析等,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的精准度和穿透力,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以风腐同查同治不断激浊扬清,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