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通过数据比对,公益村某经济社经常延迟缴纳水费,最长一次长达四个月,这中间肯定有问题。”近日,广州市花都区委巡察组在巡察大数据中心通过建立“截留挪用水费”监督模型收到预警,发现花城街公益村自来水费收缴异常。
巡察组迅速将发现的问题疑点移交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由其分办至花城街纪工委核查。经查,公益村自来水费由收费员徐某某代收后上缴集体账户,但徐某某多次延迟缴费,造成水费无法按时入账。此外,花城街纪工委查实徐某某通过改写用水度数、涂改金额等方式篡改原始票据,截留部分水费占为己有。最终,徐某某主动上交非法所得,由花城街纪工委予以暂扣,按规定退还经济社。
该案件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查办,得益于花都区运用大数据监督优势,构建专项监督模型。去年以来,花都区积极推动成立区巡察大数据中心,先行探索组建巡察监督数据分析专班,通过“拆解案例、分析建模、结果验证、反馈迭代”的路径构建截留挪用、长期欠租、虚假闲置等监督模型,发现各类问题325条,移交线索48件,立案25件,并推动整改问题合同74份,盘活闲置资产185亩,追回拖欠租金约1770万元,以创新举措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近年来,花都区纪委监委坚持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提高监督质效。今年上半年,区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巡察移交、信访举报、“花企廉盟”行动等多渠道线索,建立“商事登记”等模型,查处执法人员在检查中故意刁难企业、接受宴请,以及窗口人员在出租屋备案、工商登记、人才绿卡办理中勾结中介收受回扣等典型问题20余件;发现村级小额工程领域存在频繁中标且合同总金额较大的疑点人员信息81条,立案14件;深入整治医药领域腐败,推动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目前直接为群众节约检验费用640余万元。
下一步,花都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推广“全员建模”,开发超低价中标、小额工程监管、征地拆迁补偿等专项监督算法,力争两年内实现重点领域监督模型覆盖率达90%,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基层监督,不断提升监督的穿透力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