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刻印在苏区干部“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的风雨历程里;折射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剪半条被子给老百姓的感人故事里;彰显在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里;书写在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一代代共产党人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先进事迹里。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颁布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抓起;开展党内集中教育,都把征求群众意见、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连续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为民服务。通过有力有效措施,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时鲜明指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更加巩固。”
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必须不断增强群众感情、厚植为民情怀,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当亲人,真正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想问题,常问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时时处处以百姓心为心,“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作决策,多想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办事情,常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牢记问政于民,走村入户、进门“上炕”,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从“民之所盼”中把准“政之所向”。牢记问需于民,同群众围在一张桌子、坐在一条板凳上,善于运用群众语言,问到心里话、问到冷暖安危,把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中。牢记问计于民,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坐下聊一聊、用心听一听,许多书本上读不到、会场上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的“金点子”,往往就能迸发出来。牢记问效于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标准,让基层评判、让群众打分,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中衡量工作的得与失。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把群众反映问题、意见的渠道畅通起来,把群众的意志和智慧凝聚起来,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前景必定无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