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佛山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

来源:南粤清风网 日期:2018-12-18 16:24:42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市纪委立案查处的126名市管干部中,担任或曾任一把手的有82人,占65.1%,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产业扶持、民生、司法系统等领域。2018年5月,佛山市纪委监委选取了曾出现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的佛山市司法局和南海区里水镇作为试点单位,探索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两个清单”),在制度上构建防线,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佛山市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领域,突出监督重点,将一把手的法定权力和实际影响力同步纳入监督范围,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准确性。如试点单位里水镇,把监督重点放在议事决策、选人用人、镇属“三资”、招商引资、土地资源、城乡规划、工程建设七大重点领域,清晰梳理出21项重要权力和29项禁止从事行为,避免出现“撒胡椒面”式的监督;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和招商引资相关流程,在负面清单中提出,禁止在“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过程中,私自临时增加议题,擅自改变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提前作倾向性发言,同时禁止以现场办公会、招商引资会、文件圈阅等形式决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进一步缩小一把手的权力寻租空间。

 在试点单位佛山市司法局,通过紧盯人财物等关键因素,列出一把手权力清单,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审批和主管人员招录提拔、财务报销管理、项目招标采购等事项,将一把手从繁琐复杂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抓班子、带队伍、把方向等宏观方面。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该市司法局初步构建起“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执行高效、廉洁公开”的权力运行体系。

试点单位还通过建立信息公开、质询评议、重大决策留痕、要件化审批、违反“两个清单”事项直报、事后追责问责等6项配套保障机制,让制度行走在阳光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确保“两个清单”贯彻执行到位。

如里水镇在信息公开机制中要求,权力清单必须按照“长期挂网、随时可查”的要求,全面向党内和社会公开,主动接受上级部门和群众的常态化监督;对于一把手违反负面清单的行为,必须及时、酌情向社会公开;一把手必须主动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两个清单”事项贯彻情况,并接受质询和民主评议。(佛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