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2024185129号
我国春节民俗丰富多样,南粤大地春节民俗文化独具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逐渐融入了时代特色,其中有些还兼具“廉”的元素。
今年春节,很多朋友将选择在粤过年。在粤过年,怎能不了解一下广东春节民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行花街,走大运
图为往年群众行花街场景
行花街、逛花市是广州民间的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早在明代,广州迎春花市就作为“广东四市”之一饮誉四海,是广东乃至中国独特的民俗景观。花市腊月二十八就开始了,一般持续三天。街道两旁摆满了桃花、菊花、水仙、蝴蝶兰、年桔……人们赋予它们吉祥的名字,“发财树”“富贵竹”“黄金果”等等,期望来年大吉大利、大展宏图、财源滚滚。今年春节,广州推出“云上花市”,市民不出门也可以“云赏”“云购”年花年桔,一样可以感受春节气氛!
深圳:东麟西狮,欢闹新春
图为往年深圳坪山麒麟舞场景
舞麒麟、舞醒狮是深圳民间贺岁迎春的一大特色。在深圳当地有“东麟西狮”之说,即东部客家文化地区多舞麒麟,西部广府文化地区多舞醒狮。麒麟和醒狮是吉祥的象征,人们通过“舞麒麟”“舞醒狮”驱邪祈福,祈求良好愿望得以实现。
清远连山:贴春“廉”,迎新年
图为往年送春“廉”的场景
贴春联象征着喜庆,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在美丽的壮瑶山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一直延续着这个传统。在过往,连山人民张贴春联的主题多为“丰收”和“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风肃纪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山城的春联内容也“悄悄”变化,增加了如“清泉碧水人心美,正气廉风日月明”“好借廉风歌盛世,常将正气颂中华”等与“廉”相关的内容。群众将廉洁春联贴在自家门口,是对正风反腐的点赞,也是对廉洁美德的传承。
湛江吴川:睇年例,食年例
图为往年年例期间飘色表演场景
年例,是粤西地区人民过年传统的贺岁方式,人们在春节期间纷纷摆宗台、做大戏、宴亲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伴随着锣鼓声不绝于耳,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搭建花桥、花塔,装扮飘色、泥塑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尽献于众,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文明操办“年例”等民俗活动,通过缩减菜式流程,嵌入文娱活动等形式,简化了年例的形式,营造文明节约、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韶关曲江:传统采茶戏,今添廉洁味
图为往年群众观看廉政采茶戏《亲家》场景
粤北采茶戏是流传于粤北民间的地方小戏剧种,旧称“唱花灯”“唱花鼓”,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近年来,每逢年节,韶关市曲江区采茶戏戏班总会排戏演出,一人唱、众人和,在帮腔、锣鼓的伴奏下,用花灯歌舞的曲调演绎家长里短、社会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故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喜庆过节的同时,感受廉洁之风。
潮州:“七样羹”,变后生
图为潮州七样羹材料
七样羹又称七样菜、七宝羹,是潮汕地区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食俗。正月初七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蔬菜同煮,这几种菜都有对应寓意,其中厚合菜寓意合家平安、芹菜寓意勤劳致富、葱蒜寓意聪敏精算等。潮汕人吃“七样羹”,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着廉洁修身、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
梅州丰顺:烧火龙,求安顺
图为往年烧火龙的场景
烧火龙是梅州市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烧火龙在梅州丰顺、兴宁、五华等地均有,但以丰顺县的最具特色。丰顺县埔寨火龙是一种新春祈福活动,村民们用竹篾、稻草扎成火龙,两条火龙每条13节,约30多米长。绑上炮竹,插上香火,几十位赤膊壮汉高擎着火龙,从祠堂出发巡游村寨,祈愿新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佛山禅城:行通济,无闭翳
图为往年“行通济”的热闹场景
“行通济”是广东佛山一带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安、顺利,无忧愁、无衰气。2020年春节期间,佛山市以新方式传承优秀传统习俗,推出“温爱佛山·网上行通济”融创产品,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也能“行通济”。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