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正文

【为官不为曝光台】佛山市大力整治为官不为 探索容误机制倡导“有为”

来源:南粤清风网     日期:2016-04-01 16:30:00    

编者按:

    当前,我省正处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和一个好的纪律作风是决胜“十三五”的关键所在。2016年,省纪委、省监察厅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重点,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促进党员干部积极履职、敢于担当、依法行政,汇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本月起,省纪委、省监察厅将逐月逐市展示整治“为官不为”成果,敬请关注。欢迎广大群众通过广东省作风举报网(http://www.gdzfjb.gd.gov.cn)投诉举报“为官不为”问题线索。

【地市聚焦】

佛山市大力整治“为官不为” 为争当全省改革发展排头兵营造良好环境

    佛山市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决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手抓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一手向党员干部要内生动力,把整治为官不为与激励为官有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营造“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拼搏,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干事氛围和工作格局。

服务中心大局,注重“两个聚焦”

2015年4月在全省率先出台《佛山市整治领导干部“为官不为”试行办法》,对“为官不为”进行了界定并制定配套处理措施,向庸政懒政怠政现象亮剑。市委、市政府将全面整治“为官不为”倡导“为官有为”作为2015年的重点改革任务进行部署,要求各区各单位“一把手”负起主体责任,有的放矢在所辖单位开展整治“为官不为”工作。全年约谈、函询领导干部63名,发出12份《函询通知书》和2份《提醒通知书》,调整市直单位一把手5名、领导班子副职4名。

聚焦省、市重点项目的推进。以推进不力的省、市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开展专项整治,针对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工程拆迁、广佛交界区域水污染整治、新能源汽车推广、南车基地项目等重点工程,分别约谈和函询9名领导干部,督促其出实招、按时效、高效高质推进工作。广佛交界区域水污染整治从省级挂牌督办环境问题中“摘牌”。

聚焦民生实事热点。围绕“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等工作目标,通过狠刹“四风”网络监督平台、媒体曝光、12345热线等途径,收集群众反映的“为官不为”问题线索75条,及时跟进解决,以整治实效取信于民。据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佛山市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三甲。

细化整治措施,建立“三个机制”

明确“为官不为”七种情形、十大线索。七种情形包括执行不力、岗位履职不认真、群众问题未及时解决、作风疲沓、影响班子团结、回避矛盾问题以及其他具有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特征的七类行为,十大线索包括人民群众反映、社会舆论曝光、综合分析研判发现、各种检查评议考核考评结果反映以及市领导交办、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反馈、市纪检监察机关移交、市管单位主要领导提请、两代表一委员反映的线索等。

建立“三个机制”。建立提醒预警机制:在收集线索的基础上,启动约谈、“三书”预警,督促干部整改,未整改或效果不明显的领导干部,按照情节轻重,实施离岗锻炼、调离岗位、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建立联合督办回访机制:组织部门、督查部门联合相关单位,深入现场实地调查和座谈交流,直观了解进展滞后的缘由、主客观限制因素,客观评价督办工作进展,共同提出下阶段工作推进思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按照《佛山市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实施意见》、《佛山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佛山市处理“四风”问题实施意见》等规定,对应“为官不为”的清单,视情给予处分、免职、责令辞职、引咎辞职、停职检查、解聘、辞退、责令公开道歉、调离工作岗位、通报批评、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等不同处理。全年查处失职渎职等典型案例共13宗6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9人。

探索容误机制,倡导“为官有为”

在全省率先出台落实省委“三个区分”的意见和工作规程,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前提,实事求是地对“三个区分”的具体情形和处理程序作出细化,明确了可以免予责任追究或从轻、减轻处理的6种情形,以及不得以“三个区分”为由免予责任追究或者从轻、减轻处理的3种情形,强化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执纪和用人导向。

大力宣传表彰践行“三严三实”典型人物29名,包括领导干部、普通公务员、基层党员干部等。在市内主要媒体开设“倡导为官有为、整治为官不为、践行三严三实”专栏,集中宣传一批“为官有为”的先进典型,传播有为正能量,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重实绩看贡献,提拔重用“为官有为”干部11人。在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民生改善等重点项目中发现并提拔重用一批敢想敢干、攻坚克难的干部,尤其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到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解决环保突出问题成绩显著的干部,大胆地提拔使用。如2014年调整一名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到市环保局任局长后,迅速扭转过去环保工作推进不理想、不敢动真碰硬的局面,目前该名干部已继续重用到区担任正职。 

【案例曝光】

佛山市曝光六起“为官不为”典型案例

南海区公安分局狮山派出所副所长邵某某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2014年7月22日,佛山市公安局在狮山、大沥辖区内破获“老虎机”赌博团伙案中,发现狮山派出所13名民警存在收受该团伙人员好处或接受宴请的问题。邵某某作为分管社区非场所类治安管理工作的副所长,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受到党内警告和行政警告处分。

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祖庙分局副局长冯某某道路施工监管责任落实不力。2015年7月26日,禅城区季华五路万科广场一侧的辅道、路面发生坍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认定,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祖庙分局副局长冯某某、机动中队长陈某某、禅城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副站长胡某某因未及时跟进处理并强化监督所发现的安全问题,并且未能及时将该问题移交同级行业主管部门,致使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负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3人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三水区原国土局副局长杨某某不正确履行审核把关职责。2008年4月,时任芦苞镇副镇长、国土所所长杜某某违规将应由自己负责初审的职责交给工作人员林某某代为履行,并将违规受理的佛山市三水区科华兆业发展有限公司土地权属变更申请事项逐级报请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韩某某复审、区国土局副局长杨某某终审同意,导致该公司违反有关法规取得原区属事业单位国有土地使用权证。2015年8月,因未能正确履行审核把关职责,杜某某、韩某某分别受到行政降级处分,杨某某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林某某受到行政记过处分。该公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证被依法注销,土地重新收归国有。

顺德区龙江镇副镇长、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龙江分局局长欧阳某某建筑施工监管责任落实不力。2015年8月3日下午,顺德区卡图家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区域内发生一起建筑施工坍塌事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查,时任龙江镇副镇长、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龙江分局局长欧阳某某,龙江镇副镇长、镇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黄某某,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龙江分局常务副局长谭某某因对违法建设巡查和执法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欧阳某某、黄某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谭某某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高明区杨和镇原党委书记陈某某在土地出让中乱作为。2011年,时任高明区杨和镇镇委书记陈某某,利用负责统筹杨和镇经济发展的职务之便,在工业用地过程中,故意逾越职权不经招标拍卖挂牌程序,个人审批违规出让41.96亩土地,造成公共财产直接经济损失合计556.51万元。高明区检察院反渎局于2015年11月15日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对其立案。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政府雇员钟某某向企业吃拿卡要。钟某某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建筑市场监管科工作期间,利用为企业办理《诚信手册》登记备案、核对外市建筑企业证件以及现场检查等工作便利,以恶意刁难、设置障碍等手段,向企业索要高档烟酒、吃请,并要求企业安排到高档夜总会消费。2015年12月,市住建局以未能正确履行审核职能给予钟某某辞退处理。

【党委书记说】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把整治重点从“显性不为”拓展到“隐性不为”

整治“为官不为”,倡导“为官有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结合20字好干部标准,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全面激发干部队伍的勇气、锐气和朝气,鼓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干出实绩。其次要从制度入手,严格干部管理关,让尽职实干者“有其位”,使为官在位者“谋其职”,让为官不为者“腾出位”,把整治重点从“显性不为”拓展到“隐性不为”,结合佛山市当前推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等中心工作,着重深挖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服务企业主动性不足、能动性减弱、惠企“40条”等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不为”情况,鞭策广大干部求实务实抓落实、正风正己尽责任。

【社会寄语】

佛山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张袁华:遭遇到“吃拿卡要”、办事难等情况的街坊,对为官不为的公职人员都是深恶痛绝。佛山市纪委这样的查处行为,大快人心,应该长期进行。
    网民愚公老汉:为官不为误事,为官乱为坏事,导致发展受阻社会不公,应该查处。
网民判官:以权谋私、责任心不强的官员,就应该尽早下马。尽忠尽责、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官员,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民公仆。
    网民济世颠狂:为官不为,不仅仅是拖延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更严重的是,因为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导致危险事故时有发生,令普通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损。
    网民yokent:希望为官者,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不断提高各种能力、服务水平、法律意识,要有长远的眼光、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10233762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