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汇总 > 寻找南粤最美家风 > 要闻 >正文

枕水人家文脉长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24-03-22 08:46:02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是江苏常州著名历史文化街区。漫步青果巷,不仅能欣赏到“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水乡风光,亦可在许多名人故居中,聆听他们的故事,领略常州人文厚重,赞叹中华文脉悠长。

  一条小巷,见证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程

  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街区,常是与水为伴的。没有水,便少了几分灵气。青果巷南是一条名为南市河的运河,这是常州最古老的一段运河,昔日装载着南北果品的船只停泊于此,街面上随处可见贩售南北果品的店铺,故而得名“千果巷”,又因常州话中“青”与“千”发音近似,衍为“青果巷”。

  青果巷顺着运河的方向伸展,这在水网密布的江南是街巷寻常的布局方式。伴着桨声灯影,我们的青果巷之旅就开始了。

  明朝以降,青果巷逐渐发展成为常州人文荟萃之地,书香门第聚集于此,孕育了许多名贤。江南历史文化街区众多,各有各的特色,青果巷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它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联系极为紧密。

  青果巷10号是赵元任先生故居,1892年赵元任出生于天津,1900年回到故乡常州,居住在青果巷。这位被尊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杰出人物,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这方面的轶事、趣闻直至今日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赵元任能说三十多种汉语方言,他每到一地,可以很快掌握当地方言的特征,尝试用方言与当地人交谈。一则传播度颇高的趣闻是,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访问中国,在多个城市进行演讲,由赵元任担任翻译。在长沙这一站,赵元任用学了一个星期的湘方言翻译罗素的演讲,一位学生追问他是湖南哪县人,后来赵元任在自传中记载了此事,并分析“他以为我是湖南人,说不好官话,实际上我能说官话,而说不好湖南话”。

  趣闻之外,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在讨论的严肃话题。新文化运动中,汉字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有人提出废除汉字的激进主张,认为汉字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汉字势必要改革,但可一废了之吗,赵元任以《施氏食狮史》《季姬击鸡记》等文章予以回应。这几篇奇文都是“同音文”,全篇只用一个音,但声调可以不同,倘若废除了汉字,这样的文章就难以理解了。

  同音文还凸显了汉语声调的重要意义,汉语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功能。现代汉语采用的声调标记方法,正来源于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

  青果巷82—84号是一组名为八桂堂的建筑,1899年瞿秋白同志诞生于此。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瞿秋白在中国语文现代化的事业中投入了许多精力。

  在他看来,五四以来的文学革命还不够彻底,他与鲁迅、茅盾等人都主张文艺大众化,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先来一场“文腔革命”,因而提出建立“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对汉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赵元任和瞿秋白都提出了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的方案,两个方案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字改革,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这一方案参考了赵元任、瞿秋白等人此前提出的方案,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它的科学性、合理性随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而愈加得到凸显。今天,外国学者也逐渐不再使用威妥玛式拼音系统(如功夫在此系统下拼为kungfu,北京拼为Peking),而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人之一周有光先生,1906年出生于青果巷133号中,并在此居住到1918年。走进这座如今悬挂着“周有光图书馆”牌子的小院中,街巷喧闹的人声淡去,运河碧波荡漾,清风徐徐吹来,让人感慨不已。

  青果巷三座名人故居,串起了一部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它的内涵绝不限于创制一种科学合理的汉语拼音方案,而是关乎现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遗产的态度,我们无须将传统抛却,也无须将传统神化,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如何既维系自己的文化认同,又让传统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合于当代人的生活。

  务求本色,书香门第孕育古文大家

  周有光出生的这个小院叫礼和堂,是在明朝弘治至正德年间(1488年—1521年)修筑而成的,原本由明代画家唐世宁居住,后来几易其主,最后为周家所有。

  常州素有“青果巷唐家半条街”的说法。明朝,唐家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在青果巷陆续建成了筠星堂、贞和堂、易书堂、四并堂、八桂堂、复始堂、松健堂、礼和堂,并称为“唐氏八宅”。时光消磨,现在只留下贞和堂、礼和堂等五堂。

  贞和堂今辟为唐荆川纪念馆,唐家是常州有名的书香门第,若要问谁堪代表唐家的成就,首推唐荆川。

  唐荆川本名唐顺之,字应德,荆川为其号。加诸唐顺之身上的名号颇多,他既是文学家、理学家,还是军事家,甚至在数学方面也有深厚造诣。他的眼界极为开阔,《明史》说他“于学无所不窥”,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乐律、兵法乃至术数,“莫不究极原委”。

  唐顺之擅长为文。明代科举考试使用的文体八股文,又被称为“时文”。我们如今欣赏的许多明代文学家,当时为其获得名声的是时文成就,如戏剧家汤显祖就是时文大家。

  唐顺之也是一位时文大家。他在科场上的历程可谓一帆风顺,唐顺之于嘉靖七年(1528年)参加乡试,获第六名。次年至京参加会试,获第一名,即会元,主考官阅其答卷,认为这样的文笔必定出自老成之人,孰料竟出自一位仅23岁的青年人之手。在紧接而来的殿试中,他又获第四名。然而科场上的好运,却未延续到其仕途。由于唐顺之个性狷介耿直,终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削职为民,他回到故乡,潜心读书。

  时文之外,唐顺之更是擅长古文。时文与古文的关系,是明朝文坛绕不开的话题,唐顺之倡导以古文为时文,用古文来救时文之弊。我们今天熟知的唐宋八大家即是唐顺之等人推崇的古文大家,实际上“唐宋八大家”的说法来源于明朝文坛“唐宋派”的主张,唐顺之、《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者茅坤、写出感人至深的《项脊轩志》的归有光都是唐宋派的代表。

  唐宋派在创作上强调文以明道,要将自己体会到的圣贤之道用文字表达出来,不必刻意求工。在他写给茅坤的一封信中,唐顺之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翻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

  文章之本色,出自作者之本色,要心地超然,有真感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切不可因文害义,也不必陷入到复古的窠臼中。为文的工夫,与修身的工夫是相通的,从这里我们可以联通唐顺之的理学思想。

  磨洗此心,成就抗倭英雄

  唐顺之隐居读书十八年,其间对于理学的探求超过了文学。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归纳唐顺之的理学要义为“以天机为宗,以无欲为工夫”。

  传记资料告诉我们,唐顺之日常几乎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无论是家居,还是山居,他“每趺坐辄竟日穷夜无倦,寒不附炎,暑不举箑(扇子),食不肉,寝不内,衣不帛,雨不盖,备尝苦淡,无非磨洗此心,求净欲根,以完其本初而已”。在吃穿住行上的简朴,目的是为了磨砺心性,节制不合理的欲望,这其中也包括唐顺之早年的“负气之习”。

  唐顺之也将此道理讲给家人,在写给二弟唐正之的一封家书中,他说在山中居和在家中居的分别,不在环境,而在于人,“汝兄在山中若不能谢遗世缘,彻澄此心,或止游玩山水,笑傲度日,是以有限日力作却无力靡费,即与在家何异?汝在家若能忍节嗜欲,痛割俗情,振起十数年懒散气习,将精神归并一路,使读书务为心得,则与在山中何异?”

  唐顺之希望二弟节制欲望,振奋精神,努力读书,如此必有所得。他接着说人们习惯于只看到别人的过错,而不见自己的过错,这是为学者要深以为戒的,“读书做人,须苦切点检自家病痛”,当“反求诸己”,在批评别人的同时,问问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嘉靖年间,倭寇猖獗,东南沿海省份屡被侵扰,百姓不得安宁,隐居故乡的唐顺之岂能不知倭患祸民,但或许他未预料到,有朝一日,自己将直面倭寇,与之作战。

  在山中度过十八载悠闲时光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唐顺之再度出仕。赴任之前,他在致祭父亲的文章中表明将谨记父亲的教诲,将个人利害置之度外,“苟时有可为,不敢不竭驽钝之才。时遇多艰,不敢忘致身之义。时或可退,不敢昧保身之几。”

  唐顺之先是北上,奉命巡查蓟镇边务,旋调东南,与胡宗宪协谋抗倭。唐顺之认为,要将倭寇消灭于未登岸前,倘若放纵他们登岸,待其回程时再剿灭,则百姓已受祸。嘉靖三十七年冬,唐顺之为了熟悉东南海防形势,“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

  唐顺之对于抗倭的战术有系统的思考,而面对倭寇时,他表现出的勇气与胆识甚至让武官也感叹不已。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夏,唐顺之率军与盘踞在崇明三沙的倭寇作战,亲自“跃马布阵”,倭寇见唐顺之所率军队军容整齐,避免与之作战,这时有人建议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

  时值盛暑,唐顺之“居海舟两月,遂得疾”,他的身体状况此后不断恶化。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春,唐顺之拖着病体巡海,至南通逝世,临终前他对身边将士表示,平生志向即为国而死,今无憾也。

  明朝末年,唐顺之获追谥“襄文”,对于这一谥号,明清之际的朱彝尊有这番恰切的诠释:“其建平倭之策,谓当御之海外。故北自崇明,南至蛟门,乘桴破浪,身作先锋,积劳而殒,是岂专驰骛于功名者耶!襄文之谥,允符公论也已。”

  唐顺之中年开始习武,对于武术颇有心得。一日,一位比他小二十岁的青年人前来请教枪法,青年人觉得他讲得极为精妙,问练到他这般水平要多长时间,唐顺之回答须十年工夫。这位青年人的名字叫戚继光。

  日后,戚继光在抗倭前线披荆斩棘,终于还海疆安宁。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10233762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