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首页 > 寻找南粤最美家风 > 要闻 > 正文

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 一体推进“三不腐”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25-01-15 08:24:10
【打印】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提出,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讲好中国反腐败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旨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协同推进

  腐败是危害党的健康肌体、损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如果任由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执政党就会脱离群众,丧失执政根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我们党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方式,三者各有侧重,又密切关联,要坚持协同推进。

  党性教育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思想的清醒促进政治的坚定。党风教育注重维护党的形象,严肃惩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党纪教育彰显纪律的重要性,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鲜明标识,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完善党的纪律规范制度,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只有发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廉洁文化建设成效,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上综合发力、同向发力、持续发力,才能促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腐、因制度而不能腐、因自觉而不想腐。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划清公与私的界限,守住做官的底线,把好用权的红线,真正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在家庭教育中,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对亲属子女严格要求,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到其个人作风,而且关系党风政风社风。领导干部要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杜绝不良家风对党风政风社风的侵蚀,用纯正的家风涵养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社风。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的范畴,并以党内法规形式予以制度化。领导干部要严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底线,构筑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防火墙,始终做到从党性原则出发,检视个人和家属言行。

  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廉洁文化的重要源泉。廉洁理念的宣传,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廉洁文化环境,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高尚品格,以革命文化提升精神境界,促使党员干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廉洁典型的宣传,要改变传统说教化、灌输化的方式,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用生动的方式讲好廉洁故事,营造激浊扬清的社会氛围。此外,增加关于廉洁典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在文艺作品中融入廉洁典型的鲜活例子,丰富廉洁文化创作题材。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崇廉洁典型,弘扬时代正气,涵养廉洁文化的沃土,提高党员干部崇廉拒腐防变的能力。

  (王高贺 袁智萍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