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筛查要趁早

来源:党风   作者:徐国良   时间:2022-02-23 17:05:57  浏览次数:-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目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429万,即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而每1分钟约7人确诊癌症。

  202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消化道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死亡人数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45%;而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英国)的比例则远低于此。IARC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大多数消化道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阶段,而晚期消化道癌预后很差。

  消化道癌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对家庭及社会资源也造成极大的负担,很多人因此都是“谈癌色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只需要完成简单的筛查,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治消化道癌,扼杀癌症于摇篮之中。这个筛查就是消化道内镜检查(包括胃镜检查以及结肠镜检查),筛查目的就是发现消化道早癌。

  如果消化道癌能在早癌阶段就被发现,其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都是非常好的。然而消化道癌在早癌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也无法通过血液进行检测,只能通过主动、有针对性的内镜筛查发现消化道早癌。许多人觉得自己胃肠很好,能吃能喝,不痛不胀,应该是没什么毛病,不需要进行内镜检查。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等到消化道癌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

  研究表明,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5%,而中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40%。类似的数据,在其他消化道癌中也均有体现:早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超过90%,而中晚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20%;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过90%,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30%。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消化道癌,则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消化道癌来说,最佳的筛查方式就是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病变以及进行微创治疗。例如,80%~90%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的人都存在肠道息肉。通过内镜检查,医生就可以早期发现并且及时处理掉这些“坏东西”,我们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则会大幅度的降低。

  当然,内镜检查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漏诊,如肠道准备不佳、存在视野盲区以及退镜时间过短等。因此,合格的肠道准备以及规范化的内镜检查都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内镜领域,帮助内镜医生提高了病变检出率。例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团队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消化道癌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GRAIDS),对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敏感性高达95%以上,可以用来辅助内镜诊断,有效提升内镜筛查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近年来,消化道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我们建议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均应积极主动去做内镜筛查。笼统地说,45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直系亲属三代内多人患癌)、吸烟及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都应该去做内镜筛查。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较年轻时(如40岁以下)就罹患癌症的人群,则需要更早地进行筛查。

  除了内镜筛查,我们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大量证据表明,经常摄入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纤维素的食物,以及习惯使用油炸、熏制和腌制等方式加工食物,都会导致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大幅增加。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谷薯豆类食物,则对预防消化道癌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每天坚持食用500克蔬菜、250克水果和250克的谷薯豆类,以及适当控制红肉类、加工肉类食物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消化道癌的发病风险。

  发现一个早癌,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消化道癌的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切莫讳疾忌医、不信科学信玄学。(作者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