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健原则和方法

来源:禤国维   作者:南粤清风网   时间:2020-11-05 17:19:58  浏览次数:-  

保健的基本原则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有病早治。养生保健抗衰老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需日常生活中落实各项保健措施,如规律生活、合理膳食、坚持体育运动、保持乐观的心境等。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黄帝内经·素问》有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示人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领悟感恩,学会珍惜,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改善生活环境。空气、日光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其中尤以空气与生命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们若经常处于污浊的空气中,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下、食欲减退等症状。室内应该经常保持空气通畅。夏季,门要尽可能敞开,窗要昼夜开放。冬季,白天要经常开窗换气,晚上打开小窗睡觉。

遵循适宜的生活规律。生物钟显示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0时至次日凌晨5时,其中晚上11时至凌晨3时是美容时间,是人体经脉运行至肝胆经的时刻。肝胆两个器官如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容易出现皮肤粗糙、肤色偏黄、黑斑、眼圈发黑、痤疮等,而且会造成经常疲倦,应变能力差,免疫力下降。再则,晚上及晨起要注意坐起一分钟、站立一分钟,再开步行走,使血液能及时上供至头部,上了年纪的人更要注意。

睡前宜喝半杯水,补充睡眠丢失的水分,防止血液中水分不足引起脑梗塞或心肌梗塞。早起洗漱后喝一杯水,可清理胃肠,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和粗粮。合理的膳食和营养特别重要。元朝朱丹溪在《饮食箴》一书中明确指出,凡贪求荤腥、放纵食欲、暴饮暴食者必致“疾病蜂起”,而那些饮食以“淡薄是谙”的人才会“此身亦安"。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纵口味,不吃零食;每餐八成,不贪过饱,粗细搭配,不求白米精面;逢年过节,严禁暴食。

适量运动。古人认为逸则气滞,劳则气耗。活动少,则气血运行不畅;活动过度,则耗气伤身。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劳逸结合,量力而动。如老年人不宜爬山、快步跑,雾霾重时要减少户外活动,等等。中老年人宜步行,此法简便,其速度和里程又可自行掌握,值得推广。

经常晒晒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重要自然因素。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日光对人体的钙、磷代谢有明显的作用。“日光不常照,医生就来到。”这句话生动地说明阳光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黄帝内经》把“积精全神”看成是“养生大法”,认为“暴喜暴怒”势必“精气竭绝,形体毁损”,只有“精神极欲静”的人才能长寿。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神经系统的活动与生命衰老关系最大。长寿老人通常性情温和,胸怀开阔,不因小事惆怅烦闷。为此,要想长寿,必须热爱生活,时时处处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改正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WHO有报告指出,现在全世界每年逾百万人因吸烟而过早死亡。长期吸烟的人还会影响智力水平,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已吸烟成瘾的人,应努力戒烟。

我国古代对饮酒与健康的关系早有论述。元朝《饮膳正要》:“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饮酒过多,丧生之源。”不会喝酒的人最好不要染上酗酒的习惯,尤其是青少年。有酒瘾的中老年人,喝酒时必须严加节制。

几种常见病症的中医药保健方。

血脂高:荷叶、山楂、海藻、枸杞子、决明子、玉米须、乌龙茶,任选1~3种,取15~20g煮水当茶饮。

尿酸高:土茯苓、粉萆薢、玉米须、百合、薏苡仁、车前草、葛根,任选1~3种,取30g煮水当茶饮。

失眠:酸枣仁20g、合欢皮15g、远志10g、灵芝15g、茯神20g、柏子仁15g、龙齿20g,煮水当茶饮。中成药:七叶神安片、乌灵胶囊、枣仁安神丸。穴位敷贴:睡前用肉桂粉、吴茱萸粉等量,蜂蜜调匀敷涌泉穴。穴位按摩:每晚睡前30分钟用食指点按(顺时针、逆时针各50次)神门穴(双)、劳宫穴(双)、涌泉穴(双)。(本文作者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