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护养很重要 春防“风湿”第一要
颈椎护养有四要诀:挺腰端正、防寒保暖、量身配枕、导引练功。在秋冬季节,天寒地冷,大家比较注重防寒保暖。而到了春节之后,尤其是南方,气温回升。这时,大家对于颈椎保护中的防寒保暖就不在意了。
其实,并不只是秋冬寒冷天气才会影响颈椎。在中医理论中,四时之气均有诱发颈椎病复发的因素。春天又有哪些气候容易诱发颈椎病呢?
颈椎病的发病病机有三:筋骨失衡,气血失和,兼邪积聚。上述三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颈椎发病。四时之气致病,大多都是属于“兼邪积聚”范畴,由于感受自然界的外邪而发病。而春季需要防范的外邪就是“风”“湿”。
中医学认为,“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迅速,全身上下无处不至,而春季,风是季节主气,更是使得风邪致病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风气在体为肝,意即肝气与“风”息息相关。春季肝气受自然界风气带动,在肝气旺盛之余,更易受外界之风影响,亦是春季易感风邪的因素。
此外,春季万物复苏,冬季潜藏的地气开始蒸腾生发。地气湿润、滋养万物,受风气挟裹,吹入千家万户,而成为无孔不入的“返潮”现象。加之地气蒸腾导致雨云增加,亦是导致湿气进一步增加的因素。
人体体表的皮肉、筋节是外在的防御,正常的皮肉、筋节系统,具有经络通畅、气血旺盛、阳气充沛等特点,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抗邪于外。但是对于颈椎病人群来说,颈部筋肉状态较差,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经络不通、气血失和、阳气虚衰等情况,遇到“无孔不入”、挟裹着湿气的风邪,便极易被“趁虚而入”,聚集于颈部,导致疾病的复发。发病之时,除了常见的上臂麻痛之外,还容易出现头颈部的沉着、酸困,头晕、呕心等症状。
风散阳气,湿耗阳气。对抗外邪的侵袭,阳气是排在第一位的“卫兵”。因此若要对抗“风邪”“湿邪”,核心原则就是要顾护阳气。围绕这一原则,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以下措施,供大家参考。
1.出门随身携带丝巾或围巾一条,对于防风、防寒极有好处。一条好的丝巾/围巾,能让你既有温度,又有风度。
2.关注天气预报,大风天务必穿着风衣或厚外套为主,能有效防风,避免风气挟裹湿气而直接吹拂人体。若着高领或连帽衣,效果更佳。
3.有晨运或晚间散步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早晚风一般较大,建议调整运动、出行时间,尤其是既往有颈椎问题的人群,尽量沐浴着阳光而走,最为有益。
4.鼓励适度运动,以身体微热、微汗出为宜,这一状态为体表气血、阳气最为旺盛的状态,有益于抵抗外邪,并将体表邪气通过汗液排出。进行《林定坤健体八段功》的练习就是十分好的选择。
5.但需谨记:运动过后,要及时穿衣防风保暖,避免“汗出当风”。尤其是剧烈运动后,本身运动时出汗较多,体表阳气会随汗液而流失,此时若再“汗出当风”,阳气虚衰再加寒热交替,极易中招。
6.夜间睡眠时,尽量着有领衣物,做好颈部保暖。注意增加衣物自身保暖程度,减少被褥厚度,避免起夜时受风。在床边放一件风衣,起夜时披上亦是极好的。
7.在回南天时,尽量关上门窗,减少湿气进入室内。尤其住在低层的人群,建议使用抽湿机进行室内除湿,降低室内湿度,保持干爽。
8.平素湿气较重的人群尤需注意保持室内干爽,同时可以使用少量白术、薏米、北芪、羌活、防风等,等量混匀后打粉,冲水喝,祛湿固表。
9.可以使用中药封包进行颈部外敷,或者局部进行艾灸,可起到祛风祛湿、温阳通络的效果。
10.当然,除了防止风湿之气侵袭颈部致病之外,颈椎护养的四要诀中的另外三个方面,无论在任何季节都是很重要的。
以上方法,不仅对颈椎病患者有效,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炎等中老年退变性慢性筋骨病的患者,均适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