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保障执行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去年底,备受关注的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出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是其中的重要篇章,生态文明建设将开启一个政策举措落实程度更高、制度创新活力更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烈的新时期。
近年来,全省各地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效明显,但我们仍应看到,广东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污染排放也给环境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实日常监督,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贡献力量。
马不停蹄摸实情 环保领域大体检
“时间紧,任务重,不敢有丝毫松懈!”对省纪委监委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驻厅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而言,虽闻鸡而起、惜时如金,却仍常感“时间不够用”。
2020年9月底至10月中旬,一场针对生态环境系统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在全省铺开……
“派驻机构要把政治监督落实到对具体问题的监督上,通过业务看政治,通过小事看大局,以上看下、举一反三,撬动主体责任落实。”驻厅纪检监察组深刻认识肩负的职责使命,一个“实”字贯穿监督工作始终。驻厅纪检监察组查阅收集21个地市相关资料和数据,实地到广州、深圳等13个地市实地检查,与21个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进行座谈……务实的监督检查工作全线铺开。
一路检查下来,驻厅纪检监察组方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从这次专项监督监察的情况来看,整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全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形势仍有差距,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短板突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滞后……种种情况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据介绍,在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检查组实地对各地市国考断面、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等62个点位,以及12件重点环境信访件的办理情况进行核查和回访,重点了解大气、水、土、固体废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分别与挂点联系的阳江、韶关市相关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调研;检查组分别与各地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派驻生态环境部门的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系统在统筹协调、工作衔接、责任落实、队伍作风等方面的情况;检查组及时向被检查单位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压实工作责任。
战鼓声声催人急,不待扬鞭自奋蹄。监督工作没有休止符,专项监督检查只是驻厅纪检监察组务实开展监督工作之一隅。“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专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仔细分析研判,提出务实有效的意见建议,压实各单位各部门主体责任,落实整改,推动全省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改进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驻厅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
紧盯农村人居环境 解决老百姓的糟心事
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是重要战场。在农村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池等人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微腐败”或乱作为情形,一些工程就将成为“花架子”。
肇庆市怀集县怀城镇街罗龙村的村民便遭遇了这样的糟心事。该村村民介绍,该村的雨污分流工程初期完工后,曾出现“污水倒灌”的情况。
2019年7月,该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奔现场”的方式,每月深入到全县19个乡镇(街道)在建雨污分流工程和在建的镇级污水处理厂逐一进行实地查看,重点监督检查项目主体工程进度、配套管网工程进度、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内容,全力打造“廉洁工程”。
四会市东城街沙头社区曾是一个安宁静谧的岭南水乡,安居乐业的村民们却为前几年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的问题忧心忡忡。
2019年6月,该市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彻查此事。调查组联合公安、环保等部门对问题线索作了进一步调查取证,经查,2012年至2017年期间,沙头社区原党支部书记吴秋良无证回收印染厂的印染污泥,将未经处理的印染污泥直接填埋在社区内的农田和鱼塘上,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污染防治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涉及生态环保领域违规违纪、失职渎职的问题必须严肃问责。”近年来,四会市纪委监委把履行生态环保责任情况作为监督重点,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通过专项督查、日常监督、跟踪督办、联合检查等方式,严查生态环境失职失责问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据了解,在此事件中,4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4名责任人被提醒谈话。事后,四会市纪委监委向公安、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各部门成立工作专责小组,加快对该案的查办进度,妥善处置印染污泥,修复污染问题。同时,四会市纪委监委深入排查并堵塞在环境污染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推动建立健全污染防治和监管制度。
紧盯农村人居环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在行动:针对省纪委监委关于粤东雨污分流工程流域专题暗访指出的问题,在驻厅纪检监察组的推动下,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下沉一线实地督导,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相关整改工作;韶关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污水处理以及禽畜养殖等领域开展专项环保监督,对因渎职失职等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我们的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农村生态环保问题作为政治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紧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存在的贪污腐败、不担当、不作为,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以督促责任落实为抓手,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生态环境保护岂能敷衍了事
未来三年投入600多亿元推进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建设,15个流域整治工程全面动工……防污治污,中山频出重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推诿、不回避、不懈怠,打好打赢黑臭水体攻坚战。”2020年3月19日,中山市委书记在该市整治黑臭水体工作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黑臭(未达标)水体攻坚战”推进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在2018年中央环保第五督查组深入广东开展环保督查“回头看”的总结中,“敷衍”是少数一些地市落实环保整改工作的通病。
中山以岐江河道、五桂山麓的旖旎风光闻名遐迩,但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却不断涌现,而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清、界限不明、“为官不为”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治水实效。“环境保护工作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关系子孙后代幸福大事的工作,岂能敷衍了事?”为确保消灭黑臭(未达标)水体取得实效,推动全市水环境取得根本性好转,中山市纪委监委牵头起草,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中山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压实水环境治理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制度化治水”长效机制,推动中山水环境治理取得实效。《意见》明确对参加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单位及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着力解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清、界限不明、“为官不为”等严重制约治水实效的突出问题,为加快推进中山市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意见》明确了3类治水主体共计28种责任追究情形,各治水主体有规定的责任追究情形,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规定的方式予以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严格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向环境治理的消极、怠政、不作为现象亮剑,严肃执纪、精准问责,为打好打赢黑臭(未达标)水体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重新擦亮中山岭南水乡的靓丽生态名片。”中山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下一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主体责任、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加强政治监督,切实把责任担起来,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