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 让村干部不再不受监督

来源:语 冰   作者:南粤清风网   时间:2018-08-05 10:59:52  浏览次数:-  

    “过去,我总觉得自己没人管,自从参加廉政教育‘全覆盖’轮训回来后,便多了一双眼睛紧盯住我,我时刻都在警醒自己不要越‘红线’,不要犯错误。”近日,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一名村干部在受访时如是表示。
    据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历年查处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案件来看,村干部带头违纪违法者不在少数。2017年,广东查处镇街和农村基层案件13526件,其中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有2075人,同比增长32.2%。这其中,知法犯法者有之,无知而为者亦有之。如何紧盯村干部、彻底激活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监察法颁布实施后,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贯彻落实监察法,积极探索监察职能向乡镇、村(居)延伸,把以往处在监督“末梢”的村干部全部列入监督范围。斗转星移之间,拒腐防变的警钟响彻南粤大地的每一个村居角落,敲在了每一位村干部的耳畔心头。

 

    监委加持  让村干部不再逍遥“法”外
    揭阳市大南海区溪西镇山头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唐国源、溪西镇西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詹泽相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采取留置措施,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
    “这起案件是由揭阳市纪委监委指定普宁市纪委监委管辖的。这是监察体制改革持续释放的制度红利,指定管辖一方面弥补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力量薄弱、监察对象多、腐败案高发易发等的短板,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熟人社会’带来的不愿管、不敢管甚至说情干预等问题。”揭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今年5月,广东省制定下发《关于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权限和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意见(试行)》,为基层监察机构提供工作指南和履职依据,推动构建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严密的监察监督网络,从而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不再处于监管“真空”地带。2018年5月,湛江市徐闻县纪委监委推出《徐闻县推进监察职能向镇村延伸试点工作方案》,创新“1+1+N”模式,推进监察职能向镇村延伸。据了解,“1+1+N”模式即,第一个“1”是赋予1项职能(依据宪法和监察法赋予乡镇纪委必要的监察职能并派出监察专员);第二个“1”是用好一支队伍(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没人管、没待遇、没班上、没事干”的问题);“N”是强化N种监督措施(对村“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监督、审核财务票据、抓好“三资”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监督检查、将村务监督工作延伸至自然村)。2018年1至6月,该县共受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问题线索75条,立案31人,占比24.4%,涉及扫黑除恶、扶贫、低保、惠农资金、行政处罚、不正确履行职责等方面,治理效能成效初显。
    肇庆四会市纪委监委以管住基层“小微权力”为抓手,严惩基层“微腐败”。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结合案件查办和核查工作实际,针对基层农村存在的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党员干部法纪意识薄弱等问题‘对症下药’,一方面通过开展党纪专题讲座、廉政约谈、典型案例通报等方式开展专题教育90余次,向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党纪党规,营造崇廉尚洁拒腐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强化建章立制,探索制定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权责清单’,明确村级组织及干部的‘权’和‘责’,着力规范农村‘小微权力’的运行和监督。”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共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22起,处分47人。

 

    上下联动  打通村权监督的“最后一米”
    “监委成立后,我们适时出击,全面‘升级’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努力探索把村权监督落实到村。”清远市连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连山52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村级纪检员(村勤廉监督室成员),并由镇纪委委员兼任勤廉监督室主任,形成了县、镇、村三位一体、协同作战的纪检监察组织体系。”上述采访对象继续说道。2018年,连山县纪委监委按照清远市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推广勤廉监督APP。据清远市勤廉监督手机APP技术人员介绍,勤廉监督平台操作简单便捷,勤廉人员只要在手机安装勤廉监督平台应用软件,点击“上班”就能开展工作,且该平台涵盖了涉及民生的各项数据,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掌握扶贫对象信息和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工作人员只要将入户核查到的情况上传到APP,上级部门便可实时掌握,增强了监督实效。二是“换血”,摸底全县勤廉监督室人员情况,对监督成员的德才能进行考察,将一些不再具备履职能力的勤廉人员进行调整。
    据悉,针对村权监督,连山县建立了48个廉政群,延伸到村“两委”干部,将其纳入各镇的廉政群,不定期开展关于村干部违纪违法的警示教育。目前已有2000多名党员干部入群接受警示教育,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2018年2月,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按照“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镇级纪委”的模式,将全区划分为4个执纪审查协作区,实现整体联动、高效协同,并将纪律审查、监察调查的力量向基层倾斜。参与片区协作办案的一名镇纪委干部表示,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办案人员有更丰富的办案经验,派驻纪检组和乡镇纪委干部更熟悉部门单位和农村基层情况,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把三者混编使用,彼此各展所长,不但案件办结速度快、质量高,且大家在相互配合中还能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日前,徐闻县新寮镇150多名村“两委”干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自然村村民小组长齐聚一堂,聆听县纪委监委宣教调研室干部组织的监察法专题讲座。主讲人结合该县近年来发生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例,对监察法进行了讲解,警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牢记纪法红线,守住底线,绝不能任性用权。截至目前,徐闻县纪委监委已到10个乡镇举行村级监察法专题讲座10场次,受教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达1700多人次。
    徐闻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监察法颁布后,我们通过本地的报纸、网站、电视台、电台、微信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监察法。并按照湛江市纪委监委部署,将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自然村村民小组长纳入监察法测试对象。”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巡回培训、加强监督等措施,让广大村干部知法懂法敬法,在工作中依纪依法谨慎用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是否履职尽责,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最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事关基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纪检监察力量要一圈一圈拧紧监督‘螺丝’,确保‘探头’探到位,监督沉到底,让村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聚光灯’下工作生活,真正涤清基层社会风气,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