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 大祸害
共产党人靠什么“走到一起来”?有两则小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1931年夏,黄克诚因保护清白干部被冤入枪毙名单,行刑前由于彭德怀干预而枪下留人,直到29年后,他才偶知自己的“救命恩人”。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彭、黄之间一直“言不及私”,始终以党性原则处理上下级关系。对比之下,江西省委原书记苏荣、天津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之流,则把单位当作私人领地,将下属视为家臣,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他们被查处之后,涉案的“圈内人”也纷纷落马。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彭德怀与黄克诚的同志关系,高尚、纯洁、正派,彰显出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色;苏荣、武长顺之流与“小圈子”的帮派关系,卑俗、挟私、扭曲,映照着旧官场的腐败政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是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顽疾,危害不容小觑。“当下个别党员干部仍整天琢磨如何拉关系、找门路,热衷于认老乡、攀校友,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入某个圈子,形成某种利益关系。”某纪检监察干部监督部门的负责人说。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无疑是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官场“小圈子”因利而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圈子”在社会上非常流行,有同学圈、老乡圈、同门圈等各种各样的圈子。圈子如果是因情而聚,倒也无可厚非。但官场上一旦形成“小圈子”,圈子文化就变味了。根据媒体报道,在天津市红桥区委原书记张泉芬违纪违法案中,她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异化上下级关系。对上,她想方设法依附于黄兴国,由此坐上区委书记的宝座;对下,她对与她有利益往来的干部“百般照顾”,即便发现他们有违纪问题,也装聋作哑、视若不见。最终,一朝事发,圈子成员共同沦陷。
事实上,类似这样“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情况并不是个案。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李嘉、万庆良等人,就是搞拉拉扯扯、团团伙伙的典型,把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搞得变了味,严重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官场上的圈子文化之所以能够滋生,主要是缘于不正常的人身依附和利益输送。某国企纪检干部分析说,官场的圈子,不是简单的感情联合体,而是权力、地位、名誉、关系、利益的结合体。划圈为界,划圈为战,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圈子的弊端在于只讲小团结,不讲大团结;只讲圈内的利益,不顾圈外的利益;只信任圈内人,不信任圈外人,非圈内人话不投机,非圈内人不相与谋,非圈内人不予重用。有些人甚至赤裸裸地说“饭局事小,出局事大”,把圈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从本质上看,官场“圈子文化”是专制时代人身依附关系和江湖派系文化的产物,是党内宗派主义的变种,是利己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贻害无穷。
圈子文化的危害不容小觑
自古有云,“朋党兴,政事乱。”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尤其是窝案来看,背后大多有圈子文化的阴影。在媒体对甘肃省兰州市委原副秘书长金晋哲严重违纪案的报道中,有一个情节很“扎眼”。金晋哲是已落马的甘肃省委原常委、副省长虞海燕的“心腹”。在虞海燕担任兰州市委书记期间,金晋哲竟要求其分管的督查室年轻干部学习虞海燕和自己的讲话,写出学习心得汇报,甚至还编印成册。金晋哲要求年轻干部忠于虞海燕和自己,并按每个人的忠诚度予以不同程度的使用提拔。在其忏悔录中,金晋哲写道,“我这么多年走过的历程,都是围绕虞海燕。他对我提拔重用,我对他感恩戴德,并把对他个人的忠诚凌驾于对组织的忠诚之上。”可见,金晋哲对下属依附效忠的要求,不过是虞海燕和他本人从政之道的“向下延伸”。
像虞、金二人搞的人身依附、团团伙伙这一套,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扭曲选人用人的原则和风气,严重扰乱一地的政治生活,严重破坏一方的政治生态。“立山头、拉团伙、结帮派之风一旦盛行,投靠依附就会替代组织原则,使潜心工作的干部靠边站,奔走钻营的投机者平步青云,出现‘逆淘汰’现象。”某基层干部深有感触说,“靠私相授受、人身依附‘上位’的人,必然只唯上而不唯实,只为一派之私而不为天下之公,会不择手段地攫取利益,更加猖獗地拉帮结派,危害不容小觑。”
提高政治站位 坚决铲除党内“圈子”“山头”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不允许指导思想多元化,也不允许各种“派系”“团伙”“山头”存在,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否则,我们党就不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铲除党内“圈子”“山头”,“要从‘高’把握政治关,从‘准’把握纪律处分关,从‘严’把握干部任用关,从‘实’把握思想教育关,使领导干部形成政治自觉和规矩意识,从党的利益出发,不搞拉帮结派,不搞团团伙伙,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严肃指出,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总书记强调,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要“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为维护党内关系划出了清晰的标尺。
严格监督执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对不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组织制度的,对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能履行党员义务的,必须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有的人在所谓的“圈子”和“大树”的庇护下,尝到不少甜头,心存侥幸,对党的纪律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因此,应继续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惩贪腐圈子,加大对窝案串案的惩治力度,不管涉及谁,不论职位高低,一经发现,坚决查处,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严格选人用人标准,杜绝干部任用中的“圈子文化”影响。应始终坚持公道正派的官场风气,坚决纠正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制度机制,让拉帮结伙、投机取巧者丧失存在的土壤,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远离“圈子文化”的定力和信心,从根本上整饬官场整顿吏治,重塑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和政治文化。
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政治自觉。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拉帮结派、“圈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产物,归根结底是一些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权力观扭曲,法纪观念缺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遵守党的纪律,对组织负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这一要求源自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我们党是初心与共的同道之政党,不是利益交织的同利之“朋党”,与“朋党”现象水火不容。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忘初心使命,远小利、行大道,维护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做出踏踏实实的工作业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