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善”生“威” 让贪腐分子无处遁形
——从汕尾市一起贪腐案件的查处看纪检监察干部
如何知“善”用“善”
善是嫉恶如仇,是路见不平时的一声怒吼;善是明辨是非,是戳穿虚假邪恶面目的一双慧眼;善亦是求真较真,是追求真相时的一份坚守和执着。
“善”能生“威”,有了对党和人民的大善大爱,就会嫉恶如仇,生出“打虎”“拍蝇”的“威”,贪污腐败分子、违纪违法分子必定无处遁形。
纪检监察干部打磨“善”的底色,既体现在日常的道德修炼过程中,又贯穿到监督执纪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近日,汕尾市纪委监委查处了该市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原书记周某等人系列贪腐案件。该案中,纪检监察干部面对周某等人编织的“完美”谎言和牢固的“攻守同盟”,始终坚持党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心怀一颗“善”心,求真较真、锲而不舍,对腐败行为敢于斗争、敢于亮剑,让腐败分子无所遁形。
嫉恶如仇 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纪检监察干部的“善”,是以党性、党规、党纪为原则的,是“为民”“爱民”的“善”。有了对人民的“善”,对违纪违法行为就会嫉恶如仇,敢于动真碰硬。
在很多人眼里,周某工作有冲劲、有魄力,责任心强,平时爱好运动、性格豪爽,前途一片光明。2019年4月,华侨管理区进行机构改革,该区下属三个办事处合并成立侨兴街道办事处,周某升任为侨兴街道党工委书记。一切皆如周某所愿,“升官发财”,顺风顺水。然而就在当日,周某的 “美梦”就被汕尾市委的一次巡察“搅乱”。
区财政结算中心的有关凭证显示,周某在任饶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期间,曾以各种名目借出公款200万元,且一年多未归还。2019年初,华侨管理区机构改革清产核资时,经多次催促,周某才分别于同年2月底和3月初分两笔将这200万元公款归还。
200万元,对2019年本级税收收入才172万元的华侨管理区而言,无疑是一笔大数。
这条线索引起了汕尾市纪委监委的高度重视,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拍案而起,态度斩钉截铁:查!
经认真初核,汕尾市监委决定对周某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周某对“挪用200万元公款”给出了其“合理”解释:“我以‘征地赔青款’的名义将200万元公款分多次借出,先交给办事处第三社区主任许某,由许某转交给社会人员陈某和办事处职工高某两人去做第三社区3个‘钉子户’的征地赔青工作。由于3户不配合,200万元就一直存放在陈某和高某两人家中,方便两人随时做工作。直到2019年2月底,工作实在做不通了,许某才将200万元退还给我”。
面对似是而非的回答,办案人员找到许、陈、高三人取证。殊不料,3人所答如出一辙,滴水不漏。
调查陷入僵局,若无实据,周某不但无罪,反而是一个敢于担当勤恳干事的基层“好干部”。
明辨是非 一双辣眼辨“忠奸”
纪检监察干部怀善心、行善事,都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深入甄别、还原事实、明辨是非,都要以查清查明问题事实和人员责任作为工作的唯一目的。
“情况有些尴尬,本着对工作负责、对留置对象负责的态度,更应该把问题查清楚,把大家心中的疑问弄明白。”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在对周某采取留置措施前,审查调查组已进行认真细致的外围调查工作,种种迹象显示,案件存疑。
“调查时,不少群众反映周某长期沉湎于赌博,还因此借了高利贷,周某甚至曾将自己的住房卖掉还贷。而周某所说的许、陈和高3人与他不是上下级关系就是亲戚关系,几个人平时经常吃吃喝喝,群众口碑较差。另外,根据几个人的说法,3户村民一直不配合工作,而高、陈二人却没有将公款及时归还或存入银行,200万元现金分存放在他们家中一年之久的说辞有悖常理。种种迹象表明,周某等人之间串供的嫌疑极大!”办案人员介绍。
面对疑点,审查调查组决定转换思路,攻坚克难,深入核查。
此次,审查调查组决定因人因势施策,采取分而击之的策略试图打破几人的“攻守同盟”:许能量较大,属核心,立即隔离;3个被征地户被拉入“攻守同盟”战线的可能性不大,收集他们的证言是破局关键;周、陈、高3人亲疏有别,涉案程度不同,应择弱而动……
布局初启,捷报频传:许某被留置后致使外围陈、高两人“群龙无首”,形成震慑;3名被征地户被证实与陈、高2人根本未曾谋面;高某经家族长者规劝,主动坦白,交代了周某安排串供对抗组织审查的经过……
另一涉案人员陈某是周某的亲戚,陈某凭借自己的境外公民身份一直负隅顽抗,甚至放言“纪委拿周某没办法,不久就要放人”。面对陈某的嚣张气焰,办案人员不急不躁,因其行为涉嫌包庇罪,审查调查组决定将他交由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被公安机关带走那一刻,陈某蔫了,很快供述了包庇周某的犯罪事实。
涉案人员许某开始时也一味死扛,但接到陈某的规劝信时,他慌神了,很快交代了包庇周的事实,同时也如实交代了自己涉嫌挪用扶贫款和私分国有资产的违法犯罪事实。
水到自然渠成。周某在接到许某的规劝信时,自知无法自圆其说,很快交代了串供、挪用公款人民币200万元用于偿还赌债和个人挥霍的犯罪事实。
求真较真 深挖彻查挖出案中案
“善”的底色是纪检监察干部敢于动真碰硬,敢于不怕得罪人的底气。
周某涉嫌挪用200万元公款一案似已尘埃落定。可是大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负责分管此案审查调查工作的汕尾市监委委员朱军说,“当时周某虽然承认了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但用来归还公款的200万元却说不清来源……案件还存在诸多疑点。”
“反常必有妖!有疑点就要搞清楚,彻底查清案情,给群众一个明白交代”,这些疑点更坚定了审查调查人员一查到底的决心!
专案组决定聘请独立审计机构,对原饶湖街道办事处相关账目全面审计核清。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周某在任该办事处负责人4年期间,曾违规多次借出公款达1000余万元!同时,该办事处的财务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可能存在严重廉政风险。审计中,工作人员说起“华侨管理区水田垦造”项目上报核销的补偿户档案与现存档的档案数量略有不符的情况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
“华侨管理区水田垦造”项目是省牵头的农业重点项目,由市、区两级财政保障,专业测绘地形,市财政专人监督,华侨管理区派人配合。按理,该项目程序严格,不存在违规操作空间。那多出的3份档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查清事实,审查调查组排查了500多户补偿户的全部档案,发现多出3户档案的土地照片、银行账户、村干部签名等材料一应俱全。但当找到当事村干部核对时,大家惊讶地发现,档案中签名笔迹虽然是真实的,但他们却无人记得在此档案上签过名,而且3个补偿户也不在补偿范围内。
顺藤摸瓜,审查调查组根据前期摸查的“周某归还200万公款前曾找到关系密切的包工头傅某要几张身份证”的信息,很快从傅某处打开了“缺口”,据傅某交代,他与这3户是亲戚关系,是周某骗他提供了相关资料,这3户人对补偿一事毫不知情。
面对铁证,周某只能低头认罪,他交代了利用傅某提供的有关信息,伪造出3户补偿户的档案,将总计1990400元补偿款骗取贪污的犯罪事实。
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审查调查组不仅查清了周某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生活纪律,涉嫌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私分国有资产罪等违纪违法事实。目前,该案共查处涉案人员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人。
该案尘埃落定,当地群众欢欣鼓舞,纷纷叫好。“周某等人在华侨管理区这个不发达地区大肆啃噬民生,掐尖落钞,给当地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群众身边的腐败‘零容忍’,对反腐工作的执着,代表了我们纪检人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更表达了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汕尾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