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历史监察经验 提高执纪办案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
当前,不仅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贪腐现象,纪检监察队伍中也存在害群之马,如不及时清除和纯洁队伍,危害会更大。借鉴古代对监察官员的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信仰” 即政治坚强
有信仰,就是要坚定我们的人生追求、坚定我们的事业追求。古代的优秀监察官员,都有坚定的人生信仰,有为朝廷尽责、为民谋利的理想和决心。如,元朝的张养浩,大多数人知道他是一个散曲家,其实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监察御史。文宗天历二年(1329 年)时,关中大旱,朝廷派人传召他任陕西行台中丞去办理赈灾事宜,他看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不久便积劳成疾,死在了赈灾一线。这是什么精神?如果没有强烈的以天下事为己任,为朝廷、为人民奉献一切的理想和信仰,是绝不会放着颐养天年的日子不过,变卖所有的家产,上车就走,立马就赶赴赈灾现场的。
作为共产党人,我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理想就是“为了全人类的事业”,所以更应该有一种崇高的理想和境界。当我们人生的目标和国家的目标、党的目标统一起来,用一句严肃规范的话说,就是保持了“政治坚强”,就会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奋斗。
纪检监察干部要“身子正” 即公正清廉
古代在监察官员的选任,都把“嫉恶如仇、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作为首选条件。如清乾隆年间的铁面御史钱沣,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入仕二十余年,一生与贪赃枉法进行斗争,清乾隆年间的三起反贪大案,他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曾经叫板和珅,扳倒过他的亲信国泰。同时钱沣也是清朝有名的清官,一生清廉节俭,不恋钱财。他当京官时,不饰车马,只是买了一匹瞎了一只眼睛的骡子当坐骑。他当湖南学政时,前往各县视察,按当时的规则,学子要凑钱向学政致意,称之为“棚规”,但钱沣一概不受。当时湖南就传诵着“钱沣来了不要钱”的民谣。
今天,我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做的是监督别人的工作,更要经得起监督,更要做到“身子正,公正清廉”。首先,为人做官要有“正气”。纪检监察干部要先从做人开始,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处处自省自律,慎独慎微慎思,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其次,抵御风险诱惑要有“勇气”。面对复杂局面,纪检监察干部应该沉着应对,要善养浩然正气,不仅要有长期吃亏或受人排挤的心理准备,更要有抵御权、钱、色等各种诱惑的风骨勇气。其三,敢于碰硬要有“豪气”。纪检监察干部要善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小则表现为“洁身自好”“匹夫不可夺志”的独立人格, 大则表现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丈夫”精神,特别要有一种为了避免“人亡政息”而敢于献身反腐败事业的精神。
纪检监察干部要“素质硬” 即纪律严明
执纪者先要守纪。如果执纪者都不能严守纪律,又怎么能指望别人遵守纪律呢,又怎么能很好的监督别人执行纪律呢?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刚直不阿、严于律己的清官御史,他们往往能够顶住各种压力,甚至忍受各种亲情考验,不徇私情,依法办事。如宋朝最有名的清官包拯,一生断过无数大案,顶着各种权贵压力,铡过许多皇亲国戚,更可贵的是他的亲侄子犯罪后,他照样大义灭亲,依法依律问斩。历史上的人物尚能如此,何况今日?!
严守党的纪律,就要严守以下几项基本纪律:一是严守政治纪律,决不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相违背的言论;二是严守组织纪律,决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三是严守办案纪律,决不瞒案不报、压案不查、以案谋私和违纪违法办案等;四是严守廉政纪律,决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牟取不正当利益;五是严守保密纪律,决不跑风漏气,不泄露信访举报内容、案件情况等秘密。只有以铁的纪律严格规范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行为,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纪检监察干部要“能力强” 即业务精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古代的办案人员就非常讲究能力。如,著名大宋提刑官宋慈,一生经办案件数不胜数,是办案的高手。他细观察、善思索,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 年)撰成并刊刻的《洗冤集录》五卷,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的同类著作要早350 多年。
当代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能力:一要强化学习意识。坚持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需要、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事业追求,自觉走出应酬多“没空学”、学历高“不用学”、经验足“不要学”等误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来抓好学习。二要勤于实践锻炼。要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融会贯通,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要提升谋略水平。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手段多样的腐败行为,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不仅要有斗争的勇气,还要有斗争的谋略。
纪检监察干部要“讲忠诚” 即作风优良
讲忠诚,就是要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作风优良,就是要求我们怀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本着对事业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古代清官海瑞、包拯、于成龙等人的事迹至今为人所传颂、所怀念、所津津乐道,无非就是怀念他们那种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敢为民请命、能为民除恶、伸张正义的精神和作风。七品芝麻官唐知县说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份享有较高社会威望的职业,纪检监察队伍也是一个受人敬重的群体,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人们尊重和爱戴的是秉公执纪、公正执法。如果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牟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保持优良的作风,要做到三点:一要修身。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平和之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美色所动。二要正己。始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执纪先守纪,秉公先奉公,敢于叫响对我监督、向我看齐,在监督中工作,在监督中服务。三要守廉。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各项规定,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时时刻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
纵观历代人和事,一身清廉最心安。学习借鉴古代监察历史经验,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营养,就是要使我们这些当代的“御史”知古鉴今,心存敬畏,严于修身,严格执纪,不断提高执纪办案水平,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