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擦“擦走”了3587万扶贫款
——中山市查处一合同工特大侵吞扶贫资金案

来源:张 林   作者:南粤清风网   时间:2018-11-21 11:46:14  浏览次数:-  

“这么多年来,每月侵吞扶贫资金早已习以为常,我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自食恶果、锒铛入狱。”这是中山市港口镇社会事务局合同工陈志祥被留置后忏悔录中的一句话。

近日,中山市纪委监委查处一起扶贫领域特大侵吞专项资金案,陈志祥通过橡皮擦涂改等手段伪造数据,从2007年1月至2017年11月侵吞冒领了该镇扶贫款共计人民币3587万元。

2018年6月,中山市纪委监委给予陈志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所涉款物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沉湎物欲的“赌徒”

1994年,年轻的陈志祥怀揣着报效祖国的梦想去参军,在武警惠州市支队服役期间,6次受到部队嘉奖。1997年11月,陈志祥退伍并以港口镇政府合同工的身份进入港口镇社会事务局工作。

没有了部队上的纪律约束,刚参加工作的陈志祥一下子放纵了自己,常常出入夜总会、歌舞厅。1998年,陈志祥开始迷恋上网络赌博,并注册成为网络赌博组织的会员,从一开始的几百元到几千元,再到后来的几万元、几十万元,最多的一次竟然输掉了400多万元。

随着赌债的窟窿越来越大,面对赌博团伙不停追债和自己可能因赌博被开除公职的双重压力,想到自己每年负责管理和发放的数百万元扶贫专项资金,陈志祥动了歪念——“能不能从中捞些钱出来呢?”

2007年1月,陈志祥偶然间发现了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中一个漏洞:部分低保户、残疾人名下没有银行账户,发放补助款只能通过银行转账,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使用其亲人的银行账户代收扶贫补助。

陈志祥眼前灵光一现,仿佛看到了一条生财之道。这一次,他把自己的前途和良心彻底丢弃在人生的赌桌,并迅速实施了“捞钱”计划:在扶贫专项资金发放之前,虚构不符合领取补助人员的姓名和人数,从而虚增发放扶贫专项资金总额。随后,他在制作发放明细列表时,除了列明正常收取补助的人员外,还增加其本人或虚构人员的姓名和金额,对应的收款账户均为其本人,发放明细列表制作完成之后交到银行,由银行直接将资金存入相应账号。陈志祥代替财务人员亲自到银行取回“批量代收付明细清单”,随后将清单交给镇财政分局财务人员入账。

办案人员在陈志祥捞取“第一桶金”的对账单上清晰看到,连续12笔扶贫资金全部转入陈志祥名下,单笔资金均为4200元,这在其他群众领取金额仅为100至300元的列表上极为突兀,但陈志祥毫不加以掩饰,而相关审核人员竟未察觉。

 

锱铢必争的“蠹虫”

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扶贫资金就如同“活命钱”,然而陈志祥却把扶贫资金当成“唐僧肉”,不放过全镇每笔扶贫资金,可以说是雁过拔毛、锱铢必争。为此,陈志祥还对其拙劣的作案手段进行了两次“升级”。

2011年,陈志祥对其作案手法进行了首次升级,在银行提供的“批量代收付明细清单”上,直接用橡皮擦把自己侵吞金额上的百位以上的数字擦掉了事,然后将修改之后的清单提交给镇财政分局入账。

2016年,陈志祥再次升级了作案手法。对网购来的空白银行单据进行伪造,然后将伪造的清单交给镇财政分局入账。在审批过程中,相关人员以形式签名代替实际审核,未能发现清单存在缺失或其中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也未发现已发放明细总额与清单中列明的发放总额不相符的情况。此外,该镇每年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时,也未发现陈志祥侵占巨额扶贫专项资金的问题。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面对毫无监管的扶贫资金这块“肥肉”,陈志祥犹如饿虎饥鹰,最大的一笔达70多万元,最小的一笔连20元都没放过。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1月,陈志祥共作案529次,侵吞港口镇“双底家庭救助金”“三无人员救济及孤儿津贴”“五保户生活补助金”等14项扶贫专项资金3587万元,占该镇在11年里实际发放专项资金总额的48.56%,其中,2016年该镇发放扶贫专项资金1217万元,陈志祥侵吞了726万元,占当年该镇实际发放总额的59.7%,2016年8月份侵吞该镇当月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总额的74%。

猎人已经举枪瞄准,狼在逃窜的时候仍不忘记叼走一块肉。2017年11月市委第一巡察组进驻港口镇,陈志祥仍顶风作案,继续侵吞扶贫专项资金11笔共计18.7万元,上演最后的疯狂。

 

雷霆出击的“拍蝇者”

2017年11月,中山市委第一巡察组在对港口镇开展巡察过程中,发现港口镇存在民政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的情况。按照市委巡察办和市纪委监委建立的联动机制,线索迅速被移交至市纪委监委。
“太可恶了,胆敢向扶贫资金伸‘黑手’!一定要严肃查处,决不手软!”中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黄远通指示迅速成立调查组开展核查。

中山市监委从纪检干部和转隶干部中抽调精通审计和法律的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充分运用监察调查措施,实现“1+1>2”的改革效果。专案组迅速在镇财政分局调取港口镇社会事务局历年发放民政扶贫资金的汇总表、记账凭证、审批及拨付程序,同时向银行调取了2007年以来镇民政扶贫资金银行批量发放流水清单等相关资料,抽丝剥茧、逐条逐项进行核查。敏锐的调查组人员通过对项目申报、资金审批、发放清单、银行账户等材料一一甄别,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残疾人补助金”等其他扶贫资金项目发放清单中也出现大批量的同一银行账号,该银行账号户主均为陈志祥!
专案组迅即查阅陈志祥及其妻子名下银行账号出入账记录,在近十年时间里每月均有巨额资金转入转出。在铁证面前,如梦初醒的陈志祥被带到市监委留置点,不到十五分钟心理防线就被攻破,随后主动向专案组交代了过去11年时间里侵吞巨额扶贫资金违纪违法事实。

专案组在进行调查取证过程中同步启动追赃工作。根据陈志祥交代的违法违纪问题,在陈志祥被留置的第二天,办案人员对其住所、车辆进行了搜查和对其妻子黄某进行询问,现场追缴赃款人民币71万元;冻结相关证券账户中的涉案赃款人民币300万元和银行账户中的涉案赃款56万余元;对以涉案赃款购买的两栋商铺(购买价格为980万元)办理了限制交易手续。

 

查缺补漏的“护林员”

“一只硕鼠,一群懒猫。”该专案组组长彭立新说,“一直以来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中山经济较为发达,扶贫资金监管就是对外的援助资金的监管,但这起‘灯下黑’的问题却潜伏11年之久。陈志祥案件的查处,一方面暴露出基层扶贫干部还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扶贫资金管理还存在一些程序和监督上的严重漏洞。”

6月14日,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施克辉在得知该案的第二天亲临中山市港口镇听取案件的详细汇报并指导案件查处工作,他斩钉截铁地指出:“要深入剖析、深入排查、强化监管、严肃问责,确保扶贫资金安全使用,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绝不能让贪腐分子啃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办案人员再次查阅了陈志祥参加党内组织生活情况,陈志祥在案发前的7年时间内,其所在党支部累计只召开了25次会议,会议记录均未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其中陈志祥参加的19次支部会议记录上,均未发现其发言和表态的会议记录,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也未按要求向组织提交学习心得体会,更没有将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和分析党性觉悟。该案同时反映出港口镇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对全镇扶贫对象和资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对每年虚增几百万扶贫资金不管不问,为官不为、尸位素餐;镇纪委监督失职,对群众投诉举报简单函询、敷衍了事。

正如施克辉书记在中山调研时指出:“事实证明,哪里党建工作薄弱了,哪里问题就相对集中。”港口镇党委管党治党意识不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弱化,长期存在以党政领导班子会议代替党委会议决定重大事项,非党委成员甚至非中共党员参加会议研究党建、发展党员和党员处分等党组织事项,突击发展党员、违规发展党员等问题。该镇党组织档案资料保管不善,既未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又没有安排专人专管,导致2011年6月之前的党务工作材料全部遗失。该镇党费管理混乱,自定党费收缴标准,并擅自按职务级别统一划定缴交标准,导致全镇党员均没有足额缴纳党费,存在严重打折交党费的问题。个别党支部10年的会议记录只有寥寥数十页,一些村党支部长期以村“两委”会议代替支部会议,甚至长期不召开党员大会。

“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案发后,中山市根据施克辉书记的指示精神,举一反三、对症下药,打出一套组合拳,做好审查调查的“后半篇文章”。市纪委监委认真开展“一案双查”,严格执行问责追责机制,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时任港口镇社会事务局局长吴少琼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港口镇4名现任和原任镇长、书记受到党纪处分,4名分管镇领导被降为副主任科员或科员,镇财政、审计、组织等部门的13名工作人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全市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市纪委监委会同市民政局成立市民政民生专项资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12个工作小组,25个镇区成立554个核查组,组织2025名核查人员对全市2013年至2017年期间的双低家庭专项资金、优抚安置专项资金、社会散居孤儿生活保障金和高龄老人政府津贴等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检查。按照对问题线索100%建立台账,100%进行核查,100%按时结案,100%公布结果的要求,共检查10035户“双低”家庭、56655宗临时困难救助和36200名高龄老人,发现问题263个,目前,已向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51个,追回扶贫专项资金1185万元,同时,督促市民政部门及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基层民政部门加强监管和审计力度。中山市纪委监委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铲除脱贫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