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墨公款还赌债 赌博场上“翻了船”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周兴平案剖析
2019年7月,汕尾市纪委监委根据市委巡察办移交的一条涉嫌挪用公款线索,扩线深挖查处了该市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党工委原书记周兴平等人系列贪腐案件,其中周兴平个人涉案金额达580余万元,相当于该区3年多的本级税收收入,胆大妄为,几近癫狂。
踏入这起案件的“主角”周兴平的临时住所,汕尾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大感意外:这是一处仅10多平方米的低矮砖房,屋内仅摆着一张简易床和一个衣柜。谁也不曾想到,周兴平,这个贪腐金额数百万元的侨兴街道原党工委书记竟蜗居于此。
从打打小麻将到沉迷网络赌博,从向同事朋友借钱到向社会人员借高利贷,债台越垒越高;从交友不慎到花天酒地滥赌成性,人生的方向渐渐迷失……对周兴平而言,这个临时的“家”更像“旅馆”。他混迹于酒肉“江湖”,将责任抛诸脑后;他不择手段贪墨公帑中饱私囊,担当早已被碾得粉碎。丢掉信仰、丧失道德、迷失初心、贪婪索取……从一名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蜕变成啃噬群众利益贪墨国家财产的“蛀虫”,周兴平选择了一条看不到阳光摸不到温暖的不归之路。
一点“小爱好”埋下蜕变“祸根”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个小小的不良嗜好,一次不经意间的底线突破,最后都可能带来堤毁人亡的结局。
1980年,周兴平出生在汕尾陆丰市八万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日子虽苦却常常很骄傲:因他有一个好父亲。
周父虽只读到小学五年级,但在周兴平的眼里,他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能人。字写得漂亮,为人处世通达老练,“样样都行”。在村里第一个拥有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第一个建起楼房;村里族里大事小事好事白事的操办,周父大多扮演着“主事人”的角色……周父很受村民们的尊敬和认可,周兴平从小就想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
1997年,周兴平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被录取为华侨管理区规划建设与国土资源局的一名干部。工作之初,单位的苦活累活他都争着干,并立志要成为真正的公务员。2003年,周兴平报名参加陆丰市乡镇公务员考试未能如愿。2004年,幸运降临,他参与华侨管理区尖山办事处公务员招录考试,并以仅仅超过录取分数线0.2分的成绩被录取为正式公务员。从区规划建设局普通干部,直至侨兴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兴平一路成长,成为一名工作能者。
生活就像一杯水,平淡无奇。熟悉周兴平的人都知道,他在工作之余有两大爱好:打打球,打打小麻将。打打小麻将总有输赢,一月几百元的工资要应付家中开支和自己零花本已拮据,周兴平常常要靠着借债来维持他的“小爱好”。日子长了,债台渐渐高垒,小麻将已不再过瘾,周兴平便有了靠网络赌博赢钱还债的想法。于是,“麻将”换成了“时时彩”,最疯狂时一天输钱近百万元,最后连日利息5分的高利贷都敢借……输了借,借了输,不知不觉之中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果轨道没有跑偏,周兴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的理想并不遥远。也许周兴平没有意识到,他父亲之所以能受到村民们的尊敬和认可,除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自身道德品行的沉淀。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因为一个不良嗜好,便可令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纵观周兴平其后贪腐蜕变之行径,其实,早在他“打打小麻将”这点“小爱好”中埋下“祸根”。
做点“小生意”露出贪财本性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如果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责任和担当只能是一句空话。
结婚,生子,越来越大的家庭开支和越陷越深的“小麻将”令周兴平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2004年,周兴平决定进行他人生的第一次投资——做生意。他东拼西凑了10多万元在其岳父家附近租了个门面开起了百货店。百货店经营了两年,生意一直很冷清。2年后,周兴平人生中的第一次投资宣告失败,为此,他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
2006年,中国股市形势大好,很多人赚得盆满钵满。周兴平很是兴奋,在他看来,这是一次翻身的好机会。周兴平四处借支凑了10多万元全部投入股市,孰料,仅不到一年时间,股市从6000多点跌落到2000点左右,周兴平的第二次“投资”也以失败告终。
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周兴平感觉自己就像掉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2010年底,周兴平在一个同学的游说下,请假去到惠州一家医药公司做医药生意,半年之后,他又因生意失利而打道回府。
从第一次投资失败开始,周兴平便有了“混”的想法,背负债务、工资有限,除了上班和打打球,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基本被打麻将、买“六合彩”和参加一些吃吃喝喝的饭局填满。面对债务,他常常是靠着拆东墙补西墙“混日子”,有时生活难以维持,就接触一些社会放贷人员,也偶尔从这些人手中借些高利贷用以维持生活。
2011年,周兴平将自己之前买的商品房卖掉偿还欠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家庭责任被周兴平丢在一边,工作也显得有心无力。丢掉责任与担当,周兴平只剩下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
一帮“狐朋狗友”送他走上贪腐不归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整日在不健康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中浸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必然滋生蔓延,道德底线、职业底线必然被击破。
2013年,周兴平几乎四面楚歌。而这一年,恰是他仕途升迁的关键之年。这个时候,周兴平认识了后来改变他人生走向的两个关键性人物:林某和洪某。
林某何许人也?表面上他是当地某机关单位的一名职工,而背地里却干着生意人的事,是当地的“能人”。洪某的身份则也和林某有些类似,都是在社会上比较吃得开的“角色”。
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自从认识了林某,林某便成了周兴平的庄家,至此,周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打打小麻将到“六合彩”、时时彩;从打打球到吃饭、喝酒、唱歌、赌博……灯红酒绿的日子让周兴平忘乎所以,没钱花了便向林某、洪某或者他们的朋友借高利贷,据周称,至他被留置时止,他至少有近500万元高利贷本金未归还。
债台越垒越高,到了还债的日子,周兴平开始“想办法”。据查,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周兴平在汕尾市华侨管理区饶湖办事处负责全面工作期间,严重违反财经管理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累计借出公款1000余万元,长期由其个人保管,公私混用。尤其是在2016年6月至9月间,周兴平指使下属分6次以“工作经费”的名义从华侨管理区财政局结算中心借出公款累计140万元,将100余万元用于个人挥霍或偿还赌债,其后又指使他人通过制作虚假报销凭证冲抵核销借款。至2019年初,尚有借款200万元超过一年多仍未核销归还,被其用于个人挥霍或偿还赌债。2019年初,周兴平通过伪造华侨管理区“垦造水田”项目补偿户档案骗取补偿金的方式,贪污公款现金199.04万元……据查,周兴平在任该办事处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的4年期间,曾多次违规借出公款达1000余万元,其个人涉案金额高达580余万元。而在2019年,整个华侨管理区的本级税收收入也才172万元。
与林某等人交往期间,周兴平的亲友常在其耳边劝说他:“林某此人不可交,不要和其来往。”然而,深陷其中的周兴平虽也曾想彻底断绝和这些人的来往,但早已覆水难收。
在周妻的印象中,和周兴平的一次回家探亲之旅是她至今难忘的幸福瞬间。那一次,周兴平出人意料地带着妻儿返回老家看望了父母,回程途中,一家人在小餐馆简简单单地吃了顿饭,途经一处新楼盘开盘,周兴平还饶有兴趣地带着妻儿去看了房。这在周妻看来是珍贵的记忆,而周兴平却从未在意,他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应付他官场、赌场、交际场上的那些“朋友”。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的妻子和儿子,亏欠他们太多。”周兴平的忏悔书中写满了对家庭对妻儿的愧意,而就在周兴平被留置的前一晚,他还睡在邻镇酒店宽大的温柔床上,留下可怜的妻儿挤在那间10多平方米的矮房之中孤独守望。
【记者手记】制度缺失监管缺位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制度的缺失必然使人缺乏敬畏之心,缺乏监管的土壤必然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周兴平等人迷失初心、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蜕变是案发的重要原因,但是,华侨管理区内部监督缺位、制度形同虚设问题也不容忽视。案件发生后,汕尾市纪委监委针对此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总结,坚持标本兼治,从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着手,把住基层干部的廉洁关,一体构筑“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偏处一隅,长期以来存在中层以下干部得不到交流、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规范、选人用人机制不科学、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据了解,该区审计局仅有一名工作人员,且同时还兼任其他工作,自2014年以来,从未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审计工作。周兴平担任该区饶湖办事处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的四年期间,办事处违规借出现金高达1000余万元,仅周个人涉案金额就高达500多万元,相当于华侨管理区税收收入3年的总和。据了解,周兴平长期违规借支公款、公私混用情况当地的一些干部群众也知情,但一直到周兴平案发,这些人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认为其有本事,要么同流合污,要么伸手讨要好处,在这些人眼中,制度形同虚设,公款就是“唐僧肉”。
在汕尾市纪委监委的调查走访和记者的实地采访中,群众都反映,以前的华侨管理区一直弥漫着两股歪风:“赌博风”和“高利贷风”。周兴平在忏悔录中沉痛地提到,就是因为在华侨管理区这个赌博气氛浓厚的环境里,自己沾染上赌博恶习,越赌越大,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不但没有规劝,反而借款给他,贪取高额利息,最终欠下高达数百万的巨额“高利贷”。后期已经无心工作,满脑子都是如何搞钱,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借钱给他的数十个人最终也血本无归。
周兴平等人系列贪腐案涉及领域广,主要包括农村征地、扶贫、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案件涉及基层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副主任、村支部书记、办事处报账员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人员等。该案系典型的集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于一体的复合性腐败案件,是基层腐败“烂根”的典型案例,给华侨管理区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基层县区带来极坏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可谓教训惨痛。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欠发达县区上级财政拨款、土地出让资金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基层干部、村(居)干部手中的权力也愈来愈大,而相关制度和队伍的教育管理却没有跟上。华侨管理区周兴平等系列腐败案件的发生,折射出上级党委、政府对基层乡镇(街道)、村级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对基层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的规范管理和基层干部队伍的教育监督管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干部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汕尾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案为鉴,就已发现的华侨管理区存在“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规范、选人用人机制不科学、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对中共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委员会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并召开专题见面会,开展以案促改工作,跟踪督促问题整改,促使该区全面修复和净化政治生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