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违规经商”实名举报的背后
“之前走到哪里都被议论‘违规经商’,遭人指指点点,心里特不是滋味。谢谢你们查清了问题还为我澄清正名,让我重拾了干事的热情!”2021年3月2日,佛山市禅城区扶贫干部李维(化名)在接受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回访时颇为激动。
事情要从一封实名举报信说起。
去年年初,广东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某实名举报李维利用扶贫干部身份违规经商的信访件引起了佛山市纪委监委的高度关注。
“这是实名举报,又涉及扶贫工作,既要快查快办,又要谨慎处置。”佛山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与禅城区纪委监委成立核查组,对该举报线索展开初核。
核查组首先确定调查重点,即王某所称“李维销售扶贫地农产品是双方合伙做生意,自己不应向李维支付拖欠货款”是否属实。
“我个人从未与他人合伙销售农产品,更没想过拿一分钱好处,为了避免果农损失,我甚至还自己垫了钱。”面对核查人员的第一次谈话,李维情绪十分激动。
核查人员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引导他说清情况。
“2017年9月,我在扶贫时遇到当地水果滞销问题,王某主动联系我说愿意帮助打开销路。后来,我推动王某公司与扶贫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并顺利完成首次合作。第二次合作时,王某通过我向果农支付了部分货款,剩余的5.1万余元货款一直拖欠未付。为了避免果农的损失,我个人先行垫付了这些余款,同时催他还款。”李维道,“在多次催款未果的情况下,我在2019年2月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和二审均判定王某败诉,王某在强制执行最后期限的前一天才将钱还给我。”
面对双方不同的说辞,核查组讨论认为,有几个关键证据需要收集。即李维所讲述的情况扶贫工作队是否掌握?果农的货款是否如数结清?为什么王某不直接和果农对接付清货款,而要通过李维转交?
带着疑问,核查组兵分两路,一路和相关管辖法院取得联系,调取、分析李维起诉王某的诉讼证据、裁判文书等,同时查阅李维的银行流水等资料;另一路则向佛山扶贫工作队相关负责人和李维的同事了解情况。
“省、市、区三级法院裁判均认定李维协助销售行为属扶贫工作性质范畴,不属个人经营行为。”“扶贫队对李维讲述情况均认可,而且双方在第二次合作时,为了推动扶贫地农产品的销售,扶贫队还帮助当地在佛山策划了专场展销会,这里有图片和视频。”在案件碰头会上,核查组初步判断,这至少是一起错告案。与此同时,核查组发现李维的精神状态较差,工作提不起干劲,“我们应尽快查清问题。”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严峻时期,由于扶贫地远在西北地区,核查组难以赴当地开展调查取证。
第一监督检查室建议,探索采取远程视频取证的方法。经报请批准后,佛山市纪委监委积极与扶贫地纪委监委沟通,在当地纪检监察干部、扶贫地相关人员、佛山扶贫工作队有关负责人的见证下,核查组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向当地果农了解情况。
“5.1万余元的尾款是李维转给我们的,我们通过李维销售的所有产品一分钱的货款都没少过。”“佛山扶贫队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很信任李维,大家一致推选李维作为中间人,帮我们对接货款支付事宜,他办事我们大家放心。”……扶贫地的果农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回复。
调查结束后,核查组向举报人反馈实名举报结果,向其摆证据讲道理,解释政策法规,并进行教育引导。
在证据面前,王某承认了诬告李维违规经商的行为:“由于农产品销售不好亏了本,在败诉并付清尾款后,为发泄不满,想用这种‘招数’搞搞李维。”事后,王某提交了书面道歉材料。
“这是一起典型的诬告陷害案件,我们不能冤枉好干部,寒了他们的心。”佛山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年底,禅城区纪委监委以书面的形式,向被诬告对象和其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进行澄清,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说明,以此为李维正名,消除负面影响。
“以前那个风风火火的李维又回来了。”回访时李维的同事们也为他感到高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