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下沉一线 察民情纾民忧

来源:伍明非 揭阳纪宣   作者:南粤清风网   时间:2020-05-04 18:55:23  浏览次数:-  

“原来我们这150元医保费是不用收的,还好巡察组来了,不然我们还不知道哩。”接到揭阳市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组的问题反馈后,惠来县华湖镇溪洋村立行立改,全额返还了该村60户3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多收的医保费。

这是揭阳市持续深化村级巡察、着力解决群众身边问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揭阳市持续深化政治巡察,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标本兼治,将巡察“利剑”直插最基层。

 

聚焦扶贫领域  推动解决问题

普宁市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旁的绿植郁郁葱葱,房顶的烟囱在树冠间俏皮地露了个脸,阳光在一旁的泄洪河道中跳跃。但是在巡察组的眼里,这并不是一幅美景。

“对面这些树生长的土地,并没有比旁边的泄洪河道高多少。如果遇到暴雨天,上游水库泄洪,村子很容易受灾。”一位巡察组工作人员担忧地说道。

在什石洋村开展巡察期间,许多村民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村旁河道的防洪堤太矮了,2013年台风‘天兔’期间村民损失惨重。”

进一步调查后,巡察组发现,由于该泄洪河道工程小,短期内没有被列入该地区任何水利规划中。此前,村民曾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意见和诉求也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请老乡放心,我们就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巡察组随即与普宁市水利局展开沟通,反馈巡察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水利局工作人员现场勘测后,认为确实是个隐患,并将该河道列入最近一期的小流域规划中。目前,什石洋村旁的新堤围已经建好。

“感谢你们为乡亲们解决了心病。”2018年5月14日,什石洋村乡贤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向巡察组送上锦旗,并紧紧地攥着巡察组工作人员的手不愿松开。

近年来,揭阳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通过巡察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市委第12专项巡察组进驻榕城区东阳街道期间,妥善解决新林社区困难群众林壁龙一家人的住房问题和孙子户口问题,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市委第17专项巡察组推动当地党政机关,协调解决了村民吴某因没有为残疾养女申报户口,导致社会救助和扶贫等政策难以落实的问题……

截至目前,揭阳市聚焦扶贫领域开展专项巡察,共派出151个巡察组,实现对全市1627个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到村民小组)和162个省定贫困村扶贫领域的巡察全覆盖。巡察组牢记“人民利益无小事”,对反映具体、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或者事情虽小,但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督促相关单位立行立改,让群众感受到巡视巡察就在身边。

“我们察的是老百姓的切肤之痛,搬的是老百姓的心头大石。老百姓从起初的不了解、有疑惑,逐步转变为积极支持、真心拥护,我们感到肩膀沉、心里暖、干劲足。”揭阳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感慨道。

 

建立联动机制  开展交叉巡察

2019年5月5日,溪洋村的一批违章建筑被拆除,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20多年了,还以为没人管了。没想到巡察组来了之后,这么快就解决了。”一位当地村民说道。

舍不得利益、抹不开人情、下不了决心,是这批违章建筑迟迟不能被拆除的重要原因。市委第1专项巡察组一进驻该村,排除“关系网”“说情风”,直接与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展开沟通协调,同时召开该村全体党员干部会议,阐明拆除违建的重要意义,推动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揭阳市运用提级交叉机制,根据“市委巡察办统筹协调、市委巡察组提级督导、县级巡察干部异地交叉”的工作思路,在扶贫领域、驻镇巡村专项巡察中分别采取提级督导和异地交叉巡察模式,破除人情干扰。

“我们从市县镇抽调党员干部600多名,由市委6个巡察组负责巡察督导,组建95个专项巡察组,对全市95个乡镇(街道、农场)所辖村(社区)开展巡察,并延伸到村民小组。”据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提级巡察和交叉巡察的方式让巡察干部“人地两疏”,大大减少了熟人社会的人情干扰压力。同时,被巡察党组织党员干部反映问题更加主动、反映内容更加具体,使巡察组得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发现问题。

对于巡察可能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各巡察组采取实时汇报、边巡边改等工作机制,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汇报、经研判后即刻移送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做到“点、线、面”结合,边巡边改、以巡促改。2018年,揭阳市委在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中发现,揭西县的贫困村经联社普遍存在未建立对公账户问题。市委第3巡察组以点带面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研判,形成专报报送市委巡察办作出处理意见。2019年,揭西县95%以上的经联社已建立对公账户。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个别地方信访量居高不下、黑恶势力盘踞等突出问题,巡察组利用提级直查机制,选择典型问题线索,经报批后,由市纪委监委提级直查。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期间,市纪委监委对大南海石化区山头村和西尉村涉嫌严重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村支书进行提级直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通过提级巡察和交叉巡察,有效排除人情干扰,让巡察干部“腰杆”硬起来,更好地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而对老百姓来说,再没有什么能比解决切身问题感受更深的了。截至目前,揭阳市共巡察反馈20316个问题,已整改1.9万多个。

 

发挥“利剑”作用  改善基层治理

“池渡与山美两村积怨已解、误会已除,从此两村和睦相处,两村村民可以联婚……”2018年6月11日上午,一场热闹的宗亲联谊会在揭东区玉滘镇池渡村宗祠举行,与会者是该镇池渡村的池氏宗族与山美村的郑氏宗族。双方互祭祖先、欢聚一堂,标志着两村正式冰释前嫌。

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在开展村级巡察过程中,巡察组发现当地少数村的宗族“世仇”问题比较突出,个别村百年来有着与其他村“老死不相往来”“互不通婚”的陈规。

“那是祖宗立下的‘规矩’,我们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劝不动他们嘛。”听说巡察组要着手化解“世仇村”的积怨,当地部分村干部面露难色。

“要化解‘世仇’,首先要督促各级党委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巡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化解榕城区仙桥街道篮兜社区与高湖、屯埔社区跟梅云街道伯劳社区“世仇”过程中,通过压实镇(街)、村(社区)两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促使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巡察组先做通篮兜社区干部工作,推动其主动成为“牵头”村,由社区干部化身“和平使者”,逐一到各社区拜访,主动示好。同时,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乡贤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最终达成化解共识。目前,各巡察组已推动化解了13个“世仇村”的积怨,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揭阳市委第48专项巡察组在普宁市大池农场金钟村巡察期间,发现该村存在发展党员家族化、房亲化现象。比如一位卸任的“老支书”,在任内一共发展了5名共产党员,其中4个是其亲属。

“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弱化,村内的决策不是为公而是为私。”巡察组有关负责人指出。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巡察组整理并形成专报,揭阳市委充分运用巡察成果,研究出台了《关于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运行保障机制提升组织力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我们以提升党的组织力为重点,通过巡察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统筹力、战斗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揭阳市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

揭阳市通过开展对村巡察,深入一线,对抓紧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