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力量”护航乡村振兴

来源:卢玉超   作者:南粤清风网   时间:2020-07-23 16:58:36  浏览次数:-  

“芳姨、华姐,又去小广场锻炼啊?记得勤洗手啊。”

4月19日一早,肇庆市高要区南岸街道纪工委书记区伟强和新江一村的村民们熟络地打着招呼。沿着笔直的入村大道望向村庄,绿树掩映着整齐的民居,错落的池塘在晨曦下泛着点点金光。

“要是你三年前来过这里,就知道什么叫今非昔比。”区伟强告诉记者,眼前这个如同水墨画一般美丽的村庄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脏乱村”。区伟强挂点该村后,从整顿村“两委”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美化村容村貌入手,让新江一村彻底改变了模样。

近年来,肇庆市纪委监委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压实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用“清廉力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肇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村级党组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主体责任和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积极主动履行监督职责,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担负起乡村振兴宣传者、贯彻者、领导者、推动者的重任。

与新江一村一样,四会市罗源镇红旗村村委会也曾在全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里“榜上有名”。2017年初,3名村干部因违规发放津补贴受到处分,村里干群关系顿时降到“冰点”,村委会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议全被村民否决。

了解这一情况后,挂点红旗村的镇纪委书记唐达强一方面督促村委会健全村财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村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清楚明白;另一方面带着村干部挨家逐户征求群众意见,改进村容整治施工方案,村民们的疑虑渐渐消除,各项工程也顺利推进。

“干部清正,村委有了战斗力,乡村振兴才能驶入‘快车道’。”唐达强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的改造,红旗村已成为省级新农村示范建设项目,村里的大榕树广场,也成了游客们“打卡”的网红景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肇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产业资金管理、项目推进、经营成效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建设村级纪检监察岗等措施,为农村产业发展竖起一道道“清风”屏障。

4月初某天,封开县大玉口镇民强村村民侯东生和工友们完成了百香果基地的除草任务,陆续返回家中,一天的劳动,将为他们每个人带来100元的收入。

百香果种植项目是当地村民致富奔康的希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党员干部的麻痹疏忽,致使项目资金被非法套取9万多元。2019年3月,在严肃查处了3名履职不力的党员干部后,镇纪委指派村纪检监察员梁秩森挑起了基地日常监督的担子。细致的监管让百香果基地的经营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到基地务工也成为民强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如今,在肇庆全市1551个村(社区),有4731名像梁秩森这样的“监督员”。利用身处一线的优势,村纪检监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查看产业基地、项目台账、公示公开栏及入户调查等方式,对产业项目开展贴身监督,把监督大网覆盖到每一个村居。

“去年我接手的时候,村里人都说这百香果是‘伤心果’,现在可是‘致富果’啦!”梁秩森自豪地告诉记者。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地在上个月还是产出、销售了春果6800斤,为村里带来了近3万元收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