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一线经风雨 在群众身边见世面
——省纪委监委2018年选调干部驻村锻炼纪实
“临行前的座谈会上,委领导叮嘱我们‘要把老百姓当朋友、当师长、当亲人,感情认同有时候比方法更重要’。农村工作使我真切感受到尽管语言不通,情感依然能够传递:当我们去慰问低保户,在家徒四壁的屋子里与他同坐同饮茶,从他眼神中,我能看到被尊重和关怀的真情流露。”日前,省纪委监委政策法规研究室干部周雪君在总结驻村锻炼工作时说道,这一年宝贵的驻村经历,让她更加体会到人民群众是可敬可爱的。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年轻干部大有可为。近年来,省纪委监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纪检监察事业发展和队伍自身建设需要,持续加大选调干部基层锻炼力度,全面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光”和“热”。
迎难而上 与村民打成一片
基层干部不容易,他们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清苦,还处于“凤尾鸡头”,站在“风口浪尖”,干着“穿针引线”活,往往会碰到“费力活”、吃到“苦中苦”。
李宗珏是省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的干部,2019年10月,他被组织安排到清远英德市英红镇锦田村挂职锻炼,任村支书助理,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也成了其他选调干部口中的“困难户”。大家都说,“清远英德那哥们儿比较困难!”
初到锦田村,工作人员原本安排他住到镇政府宿舍,但考虑到锦田村距镇政府十几公里,通勤不便,李宗珏主动提出住到村里的请求。“最初看到村里由学校杂物间改成的宿舍时,我有些退缩。坑坑洼洼的地面,浸水泡发的木门,爬满青苔的墙壁,没水没电的屋子里充斥着木头发霉的味道,这番景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李宗珏回忆道。这时,专程送他进村的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住宿是差了点,但是这些问题都应该克服;环境是苦了点,但是能改变它才体现你的能力。”
在清远市的另一名挂职锻炼干部赵思娴也碰到了难题。赵思娴是湖南人,2018年从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实现从学生向公务员的转变。去年初到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她还不会讲粤语,对村情地情、风土人情也不够熟悉,只能从旁协助村委各项工作。“初来时,能为村民做的工作相当有限,我时常会对一些村民的困难境遇感到力不从心。新马村缺了我,只是少了一个热心跑腿打杂的小赵。但我如果缺少了在新马村的锻炼经历,就是一个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不了解基层情况,也做不了群众工作。”赵思娴说。
一个人能走多远,心的志向决定脚的方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90后都没有被困难吓倒,都能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努力克服“头重脚轻”、阅历不足的问题,戒掉“骄娇”之气,努力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合格干部。
“地面坑坑洼洼,我就买地面革、泡沫垫铺上;房门浸水发泡,我就买硬纸板压实贴好……后来,村干部村民闻讯而来,开始你一手我一手地帮着改善环境:村民担水和泥粉刷墙壁,原本的青苔被精美的墙纸代替;村委请人扯线安管,我过上了有水有电的生活……和大家一块合作干活之后,我对村子感觉越来越亲切,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李宗珏说。
村两委的很多工作都涉及村民自身利益,把工作做实做细,是最能打动村民、获取村民信任的方式。在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锻炼的刘勐对此感受很深。刘勐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村支书处理日常事务,负责对接镇农办、党政办、文化站、团镇委,包片槐花村小组。他说,“如果村民来修改种粮补贴的账号,最好留下村民的联系方式,把相关资料提交到镇农办后及时向村民反馈,这样村民知道了心里就有底了,免得来回跑几趟。再如,贫困户生病住院了,包片干部就要做好慰问工作,时不时打电话问一下在医院的情况、出院之后去家里看望一下,如果住院自费超过1万块,就帮助贫困户申请慰问金。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注入真情实感,村民就会真心诚意待我们。”
相比初来时的陌生忐忑,如今选调生都已生出了熟悉亲切。“这一年经历了很多项工作,都是我原有岗位接触不到的基层工作。这一年也接触了很多人,有乡镇干部、项目老板还有新马村村民。以前遥远抽象的基层,现在具象真实了起来。”赵思娴说道。
留心用心 既当助理也做纪检监察干部
“好助手”“选调干部”……刘勐在灵潭村有着多重身份,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不仅刘勐是这样,其他选调干部都如是。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赵思娴在驻村锻炼时就曾留心思考,基层组织存在权力和责任边界模糊不清的难题,基层组织有义务协助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但对于在行政工作中承担的职责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对村基层组织在协助政府从事管理活动中失职渎职行为的认定比较困难;还有村级财务监管难的问题,白条账为何屡禁不止?比如村里有个千把块钱的小工程,请个村里的泥瓦匠就可以做了,这种支出,对方根本开不出增值税发票,只能用白条代替。“如何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赵思娴说道。
今年8月,揭阳市揭西县坪上镇潭角村书记兼主任因涉嫌贪污及挪用公款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暴露当前村组织仍然存在管党治党责任虚化、压力传导不到位等问题。对此,驻村干部熊志航在支部会议上以此为警示教育案例,提醒督促村干部在今后工作中要严格遵纪守法,不要心存侥幸、贪图一己私利,切莫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同时,他向村干部讲政策,开导他们把心态放平,接受谈话要积极配合、相信组织。这一年间,潭角村完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巡察“回头看”等各项检查任务,党建工作得到县、镇的好评,支部年度工作在全镇获评优秀。
驻村期间,还有很多驻村锻炼干部不忘学习研讨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生动事例。赵思娴积极参加清远市纪委举办的“五四”青年干部座谈会、镇街纪委举办的各种交流座谈,了解学习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在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碧塘村锻炼的关文雯多次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面对面交流、研讨相关政策法规、参与开展各村纪检监察工作等。他们勤听多问、拓展思路,深入了解基层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难题,为接下来在区(县)纪委监委挂职锻炼做功课。
干成几件事 驻村日子不虚度
“我一到村,就兴冲冲地列出了一系列‘驻村小目标’,如购买经济作物保险、开设村级小讲堂、组织晚间补习班、设立廉政文化角、重启电子阅览室、组织老兵进校园等,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开始克服各种困难逐步付诸行动。”李宗珏说。
今年3月,在走访了多家蔬菜种植户并听取专业人士建议的基础上,李宗珏向村里提出对蔬菜种植土地进一步整合,并且进行划片区种植的想法,得到村蔬菜种植生产合作社的支持和采纳。6月,依托于“乡村新闻官”的宣传,多家供港蔬菜公司到村中洽谈合作,李宗珏作为村支书助理对村经济合作社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并推介了村内苦瓜、冬瓜、茄子、丝瓜等农作物,促成多家企业和锦田村签订供货协议。此外,李宗珏每周都会利用晚上时间给村里学生们补课。
在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锻炼的周雪君立足本职,做好各项工作:协助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助力新马村摘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入户派发宣传资料与防疫物资,劝导取消群众聚集活动,排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在防汛抗洪工作中,与村委干部一同巡堤检查,24小时值守在岗,转移受灾群众……
时间好不经用,忙碌中驻村工作已近尾声,李宗珏的“驻村小目标”基本都落地落实;在周雪君与村干部共同努力下,新马村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村容村貌也都有了喜人的变化。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一年,驻村锻炼干部在基层一线中体会着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田间乡野间积累了成长进步的宝贵财富,可谓是收获满满。今年10月底,新一批选调干部已下基层,其中在阳江市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锻炼的李佳楠感慨,“目前,对岸村正致力于渔港码头建设、扩建进村道路、建设平安乡村等创收及便民工作,我很荣幸能参与到对岸村的建设蓝图中。对我而言,对岸村既是一幅山明水秀的美好愿景图,又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社会第一课堂,我将砥砺前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