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养殖贫困户发复合肥除草剂,如此精准扶贫?

来源:穗纪宣   作者:南粤清风网   时间:2018-11-21 11:39:27  浏览次数:-  

“好些人都没有种田了,还领到扶贫化肥,大家只好把化肥折价卖掉。”群众反映的清远连州市星子镇马水村扶贫物资发放不精准、物资发放有猫腻、购买农资价格虚高等问题,引起了对口扶贫该村的广州市荔湾区高度重视。

荔湾区纪委立即会同连州市纪委展开联合调查,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分别对蔡晓波等3名责任人立案调查并给予纪律处分,为精准扶贫提供纪律保障。

“我没能正确履行精准扶贫工作职责,给单位和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更辜负了领导和困难群众对自己的期望,我十分愧疚,深感自责。”蔡晓波懊悔地表示。
  

养殖贫困户收到复合肥除草剂

在组织实施产业扶贫工作中,广州市荔湾区某街道干部蔡晓波被派驻到清远连州市星子镇马水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马水村经核定的贫困户共有60户,其中,有分散劳动力的贫困户14户。2017年3月14日,马水村扶贫工作会议决定按照“一户一策”的帮扶计划,以每户每人1500元的标准共投入7.95万元,对1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农用生产物资,实行分散种养项目实现精准扶贫。

14户贫困户同意扶贫方案并分别申报了包括种植柑桔、玉竹、水稻、花生以及养鸡、养羊、养猪、养牛等项目。蔡晓波没有与所驻星子镇党委、政府紧密联系配合,对贫困户家庭状况的调查工作不扎实、不细致,只听说14户贫困户都有劳动能力且在村里有耕地,就以为他们都是在村里务农。其实,这14户贫困户中,只有6户在村居住并务农,另外8户都在外务工或居住,并没有在村务农。

在这种情况下,蔡晓波未与供货商黄某某具体商定发放扶贫生产物资的种类、数量、价格,而是将《连州市精准扶贫到户项目资金签收明细表》《马水村贫困户发展生产实现脱贫承诺书》以及14户贫困户的联系电话一并交给黄某某,让黄某某自己与贫困户联系,落实需要的生产物资。

于是,黄某某擅自作主,趁蔡晓波不在之机,在未征求贫困户需求和意愿的情况下,按照每户贫困户发放生产资料的资金额度,一次性全部发放复合肥和除草剂。“我们养鸡、养猪的,化肥、除草剂能有啥用啊?”养殖贫困户对于如此扶贫哭笑不得。

这种脱贫帮扶的方式与贫困户的实际生产需求相去甚远,部分不耕种田地的贫困户在领取复合肥等农资之后,私下与黄某某沟通,直接将这些农资低价变卖折抵现金。

此外,蔡晓波未对连州市星子镇农资市场化肥的交易价格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未做市场三方调查,而是按照黄某某提供的虚高报价进行购销结算,导致化肥物资采购价格虚高的事实发生。经调查,向黄某某采购的“隆科”牌复合肥价格为4000元/吨,除草剂价格为238.50元/桶,分别比市场价高出了1200元/吨和58.50元/桶。
  

违纪扶贫干部受纪律处分被点名曝光

申请报销购买复合肥和除草剂的7.95万元扶贫资金,需要购买合同、三方报价、供货商公示等资料,然而,这些工作蔡晓波事前一件都没有做,只能违反原则、违反程序,弄虚作假。

随后,蔡晓波到村走访时,了解到部分贫困户没有耕种也领取复合肥和除草剂、部分贫困户将领取的化肥低价折现,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他既没有深入调查、主动解决,也没有向组织和领导汇报。

纸到底包不住火!连州市星子镇马水村扶贫物资发放不精准、物资发放有猫腻、购买农资价格虚高的问题被曝光后,荔湾区委、区政府和区纪委及时介入处理。经荔湾区纪委会同连州市纪委联合调查,这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被迅速查明,3名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并被给予纪律处分。其中,蔡晓波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查暂未发现蔡晓波与化肥供应商黄某某之间存在利益输送方面的问题。

荔湾区纪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星子镇马水村扶贫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根子就是个别驻村工作队干部在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中玩忽职守,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导致工作作风漂浮,对贫困户的需求调查了解不深入、不细致;扶贫工作方案不科学、不合理,扶贫项目识别不精准,与精准扶贫的目标和要求背道而驰;扶贫工作责任不落实,驻村干部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贫困户的期望,自己也受到了党纪的严肃处分。

“这样的扶贫作风真是离谱,幸好有党和政府在,我们的脱贫信心才更足。”马水村的贫困户高兴地说。调查结束后,荔湾区和连州市分别将3名扶贫干部的违纪问题在全区及扶贫地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引发轰动和议论。“扶贫无小事,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严守纪律、端正作风,真扶贫、扶真贫。”当地扶贫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用三年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广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坚决拍掉欺压群众的“苍蝇”。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广州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三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市内扶贫开发工作中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主动监管意识不强、资金使用不合理、项目建设不规范、扶贫实效不明显、执纪问责宽松软等6大方面25项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要求市内扶贫有关责任主体要认真对照检查。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广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2016年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全面建立管理台账,定期汇总核对,滚动排查,确保件件有着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派驻(出)机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入户核查,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优先研判处置巡视巡察、专项审计、财政检查和扶贫巡查等工作中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对向扶贫项目、资金“动奶酪”的腐败问题以及弄虚作假等严重作风问题,严惩不贷。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较为典型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可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审查调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每年开展一次领导包案工作,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中,选取一定比例问题较为严重、复杂的线索进行包案处置。

目前,广州正在开展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专项督导。从今年4月开始,全市成立22个督导组,对全市各区、市直各单位包括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在内的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覆盖督导,每个区每个单位每个月实地督导不少于1次,确保中央和省、市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为广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附件: